素养专项卷六 实验题(二) 1. (6 分)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小明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 (1) 从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是为了减小_____对实验的影响。经过讨论,小明又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要求卡片_____ (填“弹性好”或“质量小”) 。 (2) 小明将系于卡片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卡片_____ (填“能”或“不能”) 平衡,此实验说明两个力使物体平衡时,这两个力要作用在_____上。 (3) 为了探究猜想“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如果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一步操作是_____ (填“剪断左侧绳子”“剪断右侧绳子”或“竖直剪开卡片”) 。 (4) 科学推理 如图丁所示,改变右侧滑轮的高度,使其高于左侧滑轮,其他条件不变,则卡片_____ (填“能”或“不能”) 继续处于静止状态。 2. (11 分) 小铭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 小铭对该实验总的设想是:把不同阻力对相同初始运动条件小车的影响结果,用方便且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实验真正研究的是小车在_____阶段的运动,小车在_____阶段的运动只是为了提供满足实验的条件。(均填“斜面”或“水平面”) (2) 实验时分别将毛巾、棉布、玻璃板平整地铺在_____(填“斜面”“水平面”或“桌面”) 上,将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图中标记c 是小车在_____表面运动后停下的位置。 (3)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运动,此处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法。 (4) 生活实际 由此实验可联想到汽车由于具有_____,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雨天驾驶汽车应该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汽车之间的距离。 (5) 数字化实验 小铭在小车上安装蓝牙传感器进行该实验,并用数据采集器采集了小车在运动过程中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①图像在0~t0 时间段内完全重合,说明该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面的速度_____; ②小车在玻璃板表面运动的s-t 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路程是_____ cm。 3. (8 分) 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在做“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每次实验时,他们都将弹簧由A 拉伸到B 位置。研究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图中的a、b、c 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比较图中a 与b 或a 与c 可知,此探究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2) 由a、b(或a、c) 可知:力F 的作用效果和力F1、F2(或F3、F4) 的作用效果是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的。 (3) 分析比较图中a 与b 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直线上,方向_____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_____,合力的方向_____。 (4) 分析比较图中a 与c 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直线上,方向_____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_____,合力的方向_____。 4. (7 分) 小明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运动至水平木板上后与木块相碰撞。 (1) 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来判断_____ (填“小车”“砝码”或“木块”) 的动能大小的。 (2) 图甲、乙可用来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除了图甲中100 g 砝码外,还有50 g 和100 g 的砝码各一个,则实验时图乙小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m 应为_____ g。 (3) 小明继续进行了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另一个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装置应为图甲和图丙中的_____。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