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6827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考点专练(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2702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七,欧姆,定律,单元,考点,专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单元考点专练 知识点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考点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表一是探究电流与 关系的实验数据,为分析它们的定量关系,需要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请简要说明如何处理数据: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表一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1 1.0 0.20 2 1.5 0.30 3 2.0 0.40 ... ... ... (3)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 。 表二 实验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48 2 10 0.24 3 15 0.16 ... ... ... 【答案】(1) (2) 电压 绘制I-U图像 (3)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详解】(1)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要与定值电阻串联,且接入电路时需要做到“一上一下”,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在下面“表一”数据中,电压表电压小于3V,则电压表选0~3V量程。完整实物图如图所示: (2)[1]“表一”数据中,电压的大小发生了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方法,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记录了数据以后,为了能够更好的判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一般利用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即先建立以电流为纵轴、电压为横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先描点,再连线,采用图像法分析数据。 (3)由“表二”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并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故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考点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连线,实验时的电源电压为3V,三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2A”。 (1)根据所选器材估算,电流表应选择0~ (选填“0.6”或“3”)A的量程较为合适; (2)如果要完成该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 V; (3)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 。实验中,闭合开关S后,小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较大,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均不变,原因可能是图乙中滑动变阻器连接的是 (选填“AB”或“CD”)接线柱;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数据在电脑上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不变; (5)分析图丙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 。 【答案】(1)0.6 (2)1.5 (3) 断开 CD (4)2 (5)见解析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详解】(1)根据题意,电源电压为3V,电路中最小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最大电流 因此,电流表应选择0~0.6A的量程较为合适。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定值电阻为20Ω时,滑动变阻器也调到最大值20Ω,总电阻为40Ω。电源电压为3V,电路中的电流为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小=I小R3=0.075A×20Ω=1.5V 如果要完成该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1.5V。 (3)[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以防止短路或电流过大损坏元件。 [2]实验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较大,说明电路中的总电阻较小,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均不变,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连接的是上面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即CD接线柱。 (4)由图丙可知,在图像中,当电阻为5Ω时,电流为0.4A,电压为 U1=I1R1=0.4A×5Ω=2V 当电阻为10Ω时,电流为0.2A,电压为 U2=I2R2=0.2A×10Ω=2V 当电阻为20Ω时,电流为0.1A,电压为 U3=I3R3=0.1A×20Ω=2V 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 (5)分析图丙及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知识点2 欧姆定律 考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