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49139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川教版) 第二课 “理想我”与“现实我”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11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2025-2026
,
现实我
,
理想我
,
第二
,
教版
,
学年
第二课 “理想我”与“现实我” 教学设计 课程背景 中学生心中承载着无数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登天的天梯,他们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成就动机强烈。特别是当市场经济将人们的成就意识凸现时,很多学生心中都萌发着比尔 盖茨一般成功的梦想,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美丽的“理想我 ”,也对初中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但当他们融入真实世界时,现实与心中的理想会形成巨大的反差,很多学生出现了“理想真空带 ”与“动力缓冲带 ”,一时间找不到自己学习生活的方位。对“理想我 ”的渴望与对“现实我 ”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矛盾,当“理想我 ”与“现实我 ”发生冲突时,积极的自我调适便非常必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其重点之一则是认识自我。《纲要》中还明确阐明,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本主题就是以《纲要》中的要求为依据,力求帮助学生架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促成其自我认识的整合。 本主题的教学设计首先以案例呈现为引入,启发学生看到“理想我 ”与“现实我 ”之间的差距,做正常化处理消除过度焦虑的同时,引发学生对自身状态进行澄清。接着,借助三个心理体验活动,分别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意象中认识自我,在客观评价中寻找促进自我发展的资源,并在游戏互动中感受成长的不易。然后,教师讲解与自我意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与学生一起探索实现“理想我 ”与“现实我 ”的统一的有效途径。最后,学生将课堂所学以绘画的方式加以总结提炼,加深印象的同时看到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 理论背景 自我意识也称为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总的来说,自我意识也是我们如何评价我们自己,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如何调节我们自己的总和。 初中时期(少年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逐渐清晰,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发展,出现了理想或幻想,但这时自我意识的水平还不高,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也不深。 “理想我 ”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自我。“现实我 ”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在现实 生活中,“理想我 ”与“现实我 ”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发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需要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正视“理想我 ”与“现实我 ”之间的差距,正确认知自我,了解达成整合的途径。 情感目标:让学生具象化地感受“理想我 ”与“现实我 ”,激活达成统一的动力与信心。 行为目标:掌握实现自我整合的具体行为策略,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理想我 ”与“现实我 ”,探讨并习得实现二者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理想我 ”与“现实我 ”之间的整合的具体策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1课《拥抱美丽心情》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1课《化解嫉妒》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2课《 我的人际支持系统》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1课《化解嫉妒》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2课《 我的人际支持系统》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2025-11-0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