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0941

椭圆 讲义(含答案)-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日期:2025-11-2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597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椭圆,讲义,答案,-2026届,高三,数学
     椭  圆 课前必备知识 课标要求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和实际应用,理解椭圆的定义与几何图形,会求椭圆标准方程.2.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能应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知识梳理 1.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__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__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__焦点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__焦距__. 2.椭圆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 标准 方程 +=1(a>b>0) +=1(a>b>0) 图形 范围 -a≤x≤a -b≤y≤b -b≤x≤b -a≤y≤a 顶点 A1(-a,0),A2(a,0) B1(0,-b),B2(0,b) A1(0,-a),A2(0,a) B1(-b,0),B2(b,0) 焦点 F1(-c,0),F2(c,0) F1(0,-c),F2(0,c)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长短轴 长轴长|A1A2|=__2a__,短轴长|B1B2|=__2b__ 焦距 |F1F2|=2c(c>0),c2=__a2-b2__ 离心率 e=____(00,B>0,A≠B). 2.P是椭圆上一点,F是椭圆的焦点,则|PF|∈[a-c,a+c],即椭圆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3.椭圆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通径是最短的焦点弦. 4.离心率e=. 5.P是椭圆上不同于长轴两端点的任意一点,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F2的周长为2(a+c). 6.P是椭圆上不同于长轴两端点的任意一点,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则S△PF1F2=b2tan ,其中θ为∠F1PF2. 课前训练 1.若椭圆C:+=1(a>b>0)的短轴长等于焦距,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教材母题选必修3.1.1练习T1改编)椭圆+=1上点P到上焦点的距离为4,则点P到下焦点的距离为(  ) A.6 B.3 C.4 D.2 3.设B是椭圆C:+y2=1的上顶点,点P在C上,则|PB|的最大值为(  ) A. B. C. D.2 4.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A(2,1),则椭圆C的方程为_____. 5.已知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椭圆+=1(a>b>0)上,边AD和BC分别经过椭圆的左、右焦点,且3|AB|=2|B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 课堂核心考点 考点1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 【例1】 (1)已知B(-,0)是圆A:(x-)2+y2=16内一点,点C是圆A上任意一点,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与AC相交于点D.则动点D的轨迹方程为_____. (2)(2025·陕西西安模拟预测)P为椭圆+=1上一点,曲线+|y|=1与坐标轴的交点为A,B,C,D,若|PA|+|PB|+|PC|+|PD|=4,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  ) A. B. C. D. (1)椭圆的定义能够对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进行转化.涉及椭圆上的点与两焦点的距离时,要注意联想椭圆的定义,要结合图形看能否运用定义进行求解,点在椭圆上,则点P一定满足椭圆的定义. (2)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要注意“定型”和“定量”两方面的要求. (3)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构成的△PF1F2,称为焦点三角形,可以利用椭圆的定义,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求解. (4)注意掌握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一些常用结论,如: ①椭圆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通径是最短的焦点弦. ②P是椭圆上不同于长轴两端点的任意一点,F1,F2为椭圆的两焦点,则 △PF1F2的周长为2(a+c). ③P是椭圆上不同于长轴两端点的任意一点,F1,F2为椭圆的两焦点,则△PF1F2的面积S△PF1F2=b2tan ,其中θ=∠F1PF2. 变式探究 1.“1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