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0948

圆锥曲线的证明和探究性问题 讲义(含答案)-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

日期:2025-11-2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251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圆锥曲线,证明,探究性,问题,讲义,答案
    圆锥曲线的证明和探究性问题 课前必备知识 课标要求  1.进一步掌握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会综合处理直线、圆与圆锥曲线有关综合问题.2.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梳理 1.圆锥曲线的证明问题中常见的题设情境 (1)位置关系情境:如证明直线与曲线相切,直线与直线平行、垂直,直线过定点等. (2)数量关系情境:如存在定值、恒成立、相等等. 2.圆锥曲线的探索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通常采用“肯定顺推法”,将不确定性问题明朗化. 一般步骤为:(1)假设满足条件的曲线(或直线、点等)存在,用待定系数法设出;(2)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3)若方程(组)有实数解,则曲线(或直线、点等)存在,否则不存在. 3.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综合,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圆与圆锥曲线的相互综合,涉及弦长、中点、垂直、对称、轨迹等问题;二是横向综合,重点是函数、方程、不等式、向量、三角等知识的联系. 4.圆锥曲线的部分经典结论 (1)点M(x0,y0)在椭圆+=1(a>b>0)上,过点M作椭圆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1. (2)点M(x0,y0)在椭圆+=1(a>b>0)外,过点M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切点弦AB的直线方程为+=1. (3)点M(x0,y0)在椭圆+=1(a>b>0)内,过点M作椭圆的弦AB(不过椭圆中心),分别过A,B作椭圆的切线,则两条切线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为直线+=1. (4)点M(x0,y0)在双曲线-=1(a>0,b>0)上,过点M作双曲线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1. (5)点M(x0,y0)在双曲线-=1(a>0,b>0)外,过点M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切点弦AB的直线方程为-=1. (6)点M(x0,y0)在双曲线-=1(a>0,b>0)内,过点M作双曲线的弦AB(不过双曲线中心),分别过A,B作双曲线的切线,则两条切线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为直线-=1. (7)点M(x0,y0)在抛物线y2=2px(p>0)上,过点M作抛物线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y0y=p(x+x0). (8)点M(x0,y0)在抛物线y2=2px(p>0)外,过点M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切点弦AB的直线方程为y0y=p(x+x0). (9)点M(x0,y0)在抛物线y2=2px(p>0)内,过点M作抛物线的弦AB,分别过A,B作抛物线的切线,则两条切线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为直线y0y=p(x+x0). 课前训练 1.已知A点的坐标为(-,0),B是圆F:(x-)2+y2=4上一动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F于P,则动点P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解析:B 由题意,圆F:(x-)2+y2=4,可得圆心坐标为F(,0),半径为r=2, 因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F于P,可得|PA|=|PB|, 所以|PA|+|PF|=|PB|+|PF|=r=2>|AF|=1, 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点P的轨迹为以点A,F为焦点的椭圆.故选B. 2.(2025·天津红桥一模)已知直线y=kx与圆C:(x+2)2+y2=3相切,交抛物线y2=2px(p>0)于点P,若|OP|=8,O是坐标原点,则以P为圆心,p为半径的圆与圆C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内含 C.外离 D.外切 解析:C 根据=,解得k=±,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只需考虑k=的情形. 联立方程 解得或 所以|OP|===8, 解得p=6,此时点P(4,4),圆P的方程为(x-4)2+(y-4)2=36. 因为圆C和圆P的圆心距d==2>+6, 所以两圆外离.同理,当k=-时,两圆也外离.故选C. 3.已知椭圆C:+=1(a>b>0)的一个焦点的坐标为(1,0),一条切线的方程为x+y=7,则椭圆C的离心率e=_____. 解析: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 可得(a2+b2)x2-14a2x+49a2-a2b2=0. 由x+y=7为椭圆切线, 则有Δ=196a4-4(a2+b2)(49a2-a2b2)=0, 化简得a4b2+a2b4=49a2b2. 又a>b>0,故a2+b2=49. 又椭圆的一个焦点的坐标为(1,0),故有a2-b2=1, 则a2=25,故a=5,则e=. 4.(2025·云南昆明高三校考)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