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52514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川教版) 第七课 学会合作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19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2025-2026
,
学年
,
九年级
,
下册
,
心理健康教育
,
教版
第七课 学会合作 教学设计 课程背景 当今社会既是竞争型社会,又是合作型社会,没有谁能单枪匹马取得成功,培养下一代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一大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各种能力和行为方式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展开沟通与交流,逐步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这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 真正的友谊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其中离不开互相帮助,合作共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 中要求,初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需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合作既有助于其健康身心、健全人格,又符合教育目标与社会规范。 本主题以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合作为例,引导学生看到个人能力与集体配合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培养团体精神以获得最佳成就。然后,通过三个心理活动分别让学生体验合作中的双赢,看到优势互补所达成的互惠互利,感受齐心协力所带来的震撼。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与合作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总结达成合作的有效策略。最后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制定方案,通过互帮互助实现整体成绩的提升。 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合作的结果是共享其利或各得其利,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 1.合作的类型 (1)按合作对象、 目标的范围来分:广义的合作和狭义的合作。 (2)按合作的层次来分:简单合作、复杂合作。 (3)按合作的内容来分:经济合作、政治合作、文化合作、科技合作、军事合作等。 (4)按合作的社会作用来分:正当的合作和不正当的合作。 (5)按照合作主体来分:团体合作与个人合作。 (6)按照合作的道德性来分:道德的合作和非道德的合作。 2.个体合作意识的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在儿童阶段的合作水平总的趋势呈倒U 型。合作是由于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集体动力而产生的,在合作性的团体里,成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相互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合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 3.影响合作的因素 (1)奖励。在一定情况下,增加报酬对合作影响不大,但减少报酬则使人们倾向于竞争。实验发现,游戏的参与者有两种不同动机———赢得金钱和超越别人。当报酬减少,赢得金钱的动机退居次要位置时,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战胜别人的动机引导,因此合作会减少,竞争倾向会相应增强。 (2)信息沟通。沟通能够导致合作率的明显提高,沟通水平越高,合作比率也越高。信息交流可以使双方增进了解,增强信任。但在双方彼此进行威胁的情况下,自由交流比不允许交流有更少的合作,因为彼此利用交流信息的机会对对方进行威胁,这加强了对抗,而并非借此解决相互之间的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在合作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很多研究都发现了不同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以父亲或母亲为中心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在合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合作给个体带来的巨大收益,形成合作共赢的意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深刻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对突破个人局限、获得利益最大化等多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行为目标: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合作的关系,在实践中互帮互助,从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促成学生的领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建立合作关系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在人际关系与个人成长中所发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2课《 我的人际支持系统》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1课《拥抱美丽心情》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1课《化解嫉妒》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2课《 我的人际支持系统》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2025-11-05)
第11课《化解嫉妒》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2025-11-0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