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3430

周周清(二)范围:(第十四章)第1-5课时(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1-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4779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周周清,上册,八年级,人教,答案,1-5课时
  • cover
周周清(二)范围:(第十四章)第1-5课时 1.下列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 ) A. B. C. D. 2.已知≌,若,,,则AC的长是( ) A. 3 cm B. 5 cm C. 6 cm D. 无法确定 3.如图,≌,点A和点B是对应点,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4.如图,在和中,,,补充一个条件后,能直接用“SAS”判定≌的是( ) A. B. C. D. 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7,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y,3,9,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 . 7.如图,,CA平分,,则 .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已知,判定≌时,还需添加的条件是 . 9.的内角关系如图所示,则 . 10.如图为军军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已知,,,其中的周长为25 cm,,则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长度为 11.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求证: 12.如图. 若≌,求证:; 若,,求证:≌ 13.如图,,,求证: 14.如图,已知,P是OA上一点. 请用尺规作出射线PQ,使; 若,求的度数. 15.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点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略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 、B、D均正确, 而AB、CD不是不是对应边,不能得到, 错误. 故选 4.【答案】B 【解析】解:,,,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能推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能推出≌,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是,能推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不是,能推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时要认准对应关系,如果把对应角搞错了,就会导致错选A或要根据已知的对应边去找对应角,并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与b,c与c分别是对应边, 那么它们的夹角就是对应角, 故选 6.【答案】2 【解析】略 7.【答案】 【解析】略 8.【答案】 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 9.【答案】 【解析】略 10.【答案】47 【解析】略 11.【答案】证明:,,在和中,≌ 【解析】略 12.【答案】【小题1】 证明:≌, 【小题2】 ,在和中,≌ 【解析】 略 略 13.【答案】证明:,,,在和中,≌ 【解析】略 14.【答案】【小题1】 解:如图1或图2所示. 【小题2】 在图1中,,又,在图2中,,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 【解析】 略 略 15.【答案】解:量出DE的长就等于AB的长,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利用“边角边”证明和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 第1页,共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