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3869

广东省惠州大亚湾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463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期中,答案,PDF,试卷,物理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联考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章至第三章;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1分) 1.(本题3分)认真学习是青春最好的模样!下列与学习有关的认知,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内舒适的温度约为40℃ 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读书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中学生100m体育测试成绩约为2min 2.(本题3分)为了探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多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不断将它剪短,声音变高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力敲打鼓面,鼓面上的纸屑会跳起 3.(本题3分)图是四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同一示波器形成的波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色相同 B.丁的响度最小 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的音调最高 4.(本题3分)如图,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5.(本题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6.(本题3分) 6.(本题3分)“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取证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定位、摄像机监控系统、显示屏、后台联动执法系统。当机动车违法鸣笛后,可通过声源定位系统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B.汽车喇叭声音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快 C.声源定位系统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声源定位系统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来定位 7.(本题3分)利用地震产生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如图为某次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纵波和横波传播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一地震监测站监测到这两种波到达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均加速传播 B.纵波的传播速度为5m/s C.横波比纵波先到达监测站 D.纵波比横波先到达监测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3分) 8.(本题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是某种表的实物图,图中的时间为 s。 9.(本题2分)琪琪在书房中大声地朗读英语课文,她的朗读声对于在客厅看书的爸爸来说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琪琪发现爸爸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视机的声音还挺大,为了不影响爸爸睡觉她将电视机的声音调小了一些,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0.(本题2分)如图所示,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实验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理想实验法”)。 11.(本题3分)如题图甲所示,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图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此温度计是根据 规律制成的。 12.(本题3分)如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演奏时,由于琴弦 从而产生美妙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