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20课时 全等三角形 节前复习导图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的概念与性质 概念 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SS(边边边) SAS(边角边) ASA(角边角) AAS(角角边) HL(斜边、直角边) 1 教材知识逐点过 2 安徽真题对点练 3 教材变式练重点 4 分层练习册 考点 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4年8考)★重点 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2.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周长 ,面积 ; 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 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相等 教材知识逐点过点 考点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年7考)★重点 符号表示 图形 判定定理 SSS(边边边)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基本 事实) SAS(边角边) (基本事实) ASA(角边角) (基本事实) AAS(角角边)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符号表示 图形 判定定理 HL(斜边、直角边)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 角三角形全等 【温馨提示】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思路: (1)已知两边对应相等 (2)已知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3)已知两角对应相等 安徽真题对点练 命题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年8考) 1. [人教八上习题改编]如图,点B,C,D在同一直线上,若 △ABC≌△CDE,DE=2,BD=8. (1)AB= ; 【解析】∵△ABC≌△CDE, ∴BC=DE=2,AB=CD, ∵BD=8, ∴CD=BD-BC=6,∴AB=6. 6 (2)若CE=2,△CDE的面积为3,则△ABC的周长为_____ ,面 积为 ; 知,CD=6,DE=2,∴C△CDE=CD+CE+DE=8+2, ∵△ABC≌△CDE,∴C△ABC=C△CDE=8+2,S△ABC=S△CDE=3. 8+2 3 【解析】由(1)知,CD=6,DE=2, ∴C△CDE=CD+CE+DE=8+2, ∵△ABC≌△CDE, ∴C△ABC=C△CDE=8+2,S△ABC=S△CDE=3. △ABC≌△CDE,DE=2,BD=8 (3)若∠B=45°,则∠D= °,∠ACE= °. 【解析】∵△ABC≌△CDE,∴∠D=∠B=45°,∠ECD=∠A, ∵B,C,D在同一直线上,∴∠ACB+∠ACE+∠ECD=180°, ∵∠B+∠A+∠ACB=180°,∴∠ACE=∠B=45°. 45 45 △ABC≌△CDE,DE=2,BD=8 2. [沪科八上习题改编]如图,已知△ABC和△DEF. (1)若∠A=∠D,∠B=∠E,请添加一个条件 (写 出一个即可),使△ABC≌△DEF; (2)若AB=DE,BF=CE,请添加一个条件 (写出一 个即可),使△ABC≌△DEF; (3)若∠ACB=∠DF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 (写出一个即可),使△ABC≌△DEF. BC=EF(答案不唯一) AC=DF(答案不唯一) ∠A=∠D(答案不唯一) 答题规范 得分要点 教材变式练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常见类型(4年8考) 模型一 平移型 1. [沪科八上例题改编]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CF,AB=DE,BC=EF,求证:∠B=∠E. 证明:∵AD=CF, ∴AD+DC=CF+DC,∴AC=D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B=∠E. 按照顺序依次罗列出对应关系并写出判定定理,得到相应三角形全等 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结论 【模型分析】 图示 解题思路 (1)找等边:加(或减)共线部分,得到对应边相等; (2)找等角:利用平行线性质找对应角相等. 模型二 轴对称型(4年3考) 2. [沪科八上习题改编]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 ∠B=∠D=90°.求证:△ABC≌△ADC. 证明:∵AC平分∠BAD,∴∠BAC=∠DAC, 在△ABC和△ADC中, ∴△ABC≌△ADC(AAS). 【模型分析】 特点 有公共边 有公共顶点 图示 解题 思路 (1)找等边:利用公共边、中点、等底角、相等边、线段的和差等条件得到对应边相等; (2)找等角:利用公共角、对顶角、垂直、等腰等条件得到等角. 模型三 中心对称型(2024.22) 3. [北师七下习题改编]如图,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