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这是一部自传色彩童话作品的。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 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 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2.??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我们这就是丹麦。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的。下面我们来学习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二、??了解作品,作者 1、???关于童话 童话是文学作品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表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它把许多平凡的常见的人物或动物的活动,编织成绚丽多幻的图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走进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1829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8篇。代表作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3、???积累字词 ?讪笑(shàn)? ?迸出(bèng)?? ???丑陋(lòu) ?????? ??木屐(jī) ???????嫉妒(jí dù) ???吐绶鸡(shòu)? ???灯芯草(xīn)????? ?来势汹汹(xiōng) 讪笑:讥讽和嘲笑。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来势汹汹:形容气势很盛或很凶。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并用一句话概述课文内容。 ??????? 明确: ??????? 一只寄人篱下的丑小鸭历经磨难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 四、再读课文? 梳理结构 ?????????? 思考下列问题: 1、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 明确:沼泽地———农家小屋———灌木林里———种田人家———花园里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全文是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五、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问题探究 (1)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他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结合书中的语句来回答) (2)分角色朗读,请联系具体的语句,简要概括丑小鸭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他的?丑小鸭当时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 (3)请找出童话中的环境描写,简要说明其作用。 明确: (1)第1段,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 第2段,这只可怜的小鸭不知道站在什么地方或是走到什么地方去才好。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嘲笑对象。 ???? 第3段,鸭儿们啄他,小鸡们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也用脚踢他。 (2)沼泽地:大雁的同情,猎狗的歧视;他拼命地跑,向田野跑去,向牧场跑去。 ???? 农家小屋:母鸡雄猫的嘲笑;他有一种奇怪的渴望:想到水里去游泳。 ???? 灌木林里:向往美和幸福。 ???? 种田人家:种田人救他回家,被孩子和女人追打;逃出大门。 ???? 花园里:举起了翅膀飞到水里,被赞美。 ?(3)第33段, 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他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 ????? ?第42段,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他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 作用:用自然环境烘托丑小鸭的性格,揭示他的命运。 2、研读赏析 ????? 丑小鸭在种种歧视和打击面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