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回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呱、哩”等6个生字,会写“岸、纹”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视频:回声 看了视频,你知道了什么?(回声)什么是回声呢?(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大山里面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回声的课文。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 2.自学汇报 (1)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游戏,指名认读,检查识字情况。 guā li quān 呱 哩 一圈圈 wén pèng fǎn 波纹 碰到 返回来 (2)认识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圈”和“倒”,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圈 quān (圆圈) 倒 dào (倒水) juàn (羊圈) dǎo (倒下) (3)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岸 纹 洞 影 倒 游 圆 围”,让学生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指导:“纹 洞 倒 游”左窄右宽,“影:左宽右窄,右边三撇的起笔应在一条垂线上,最后一撇略长一些。学生临写,师个别指导。21cnjy.com (4)整体感知 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集体交流。 课文讲的是青蛙妈妈给青蛙讲回声的故事。 三、精读领悟 1.同桌学习课文1—3段 (1)“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桥洞和倒影比作大月亮)课件出示图片。21教育网 用“好像”仿写比喻句。 湖面平静的好像一面镜子。 草地上的蘑菇好像一把小伞。 红红的太阳好像一个火球。 (2)“小青蛙奇怪极了”,他为什么奇怪?(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21·cn·jy·com 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另外一只小青蛙在学它说话?(桥洞底下) 师过渡:小青蛙发现这个奇怪的现象就去问妈妈,但是妈妈没有回答,而是叫小青蛙“你跟我来”,我们也随青蛙妈妈去看看究竟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小组合作学习4—6段 (1)妈妈做了什么事?(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2)读一读妈妈说的话:“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 根据青蛙妈妈的话完成填空: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2·1·c·n·j·y (3)从青蛙妈妈的故事中你知道回声是怎么产生的吗?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总结强调。 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再次被听到的声音。 声波:声音以波浪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借助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人的耳朵才能听见。 回声其实就是声音的反射 。 3.朗读课文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4.拓展延伸 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