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58490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学习自我小测-19观舞记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72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辽宁省,七年级,小测,自我,学习,同步
  • cover
自我小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嗔视(chēn)  雏凤(chú)  浑身解数(jiě) B.咿哑(yǎ) 静穆(mù) 叱咤风云(chà) C.端凝(níng) 颦蹙(cù) 尽态极妍(yán) D.惆怅(chóu) 蠕动(rú) 花鬘斗薮(màn)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描绘  点染   绚丽   轻睫 摸拟  贫乏   阐述   帘幕 芬芳  细腻   柔韧 _____改正为_____ _____改正为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内。  盛怒   喜乐   哀愁   娇羞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  );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 4.根据语境和意思归纳词语。 (1)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_____”(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许多_____(形容威力极大)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3)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_____(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4)她如同狮子滚绣球一般,无一时不活动,无一时不是使出_____(所有的本领)地在活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文笔细腻,语言优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妙。 B.本文是作者欣赏印度舞后写的一篇观后感,表达了精妙的舞蹈能够跨越文化隔阂,使人们心灵相通的观点。 C.文章用“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拟人句表现印度舞蹈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由衷赞美。 D.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印度舞蹈,展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6.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为什么? 7.作者抓住哪些方面来描述卡拉玛精湛舞艺的? 8.选文最后一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_____和_____描写,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来渲染出卡拉玛舞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9.文中说:“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语言不通的我们“起了共鸣”?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2题。 观音·愿 ———《千手观音》观后记 菩提树,参天立。枝繁叶茂,云蒸霞蔚。树畔,碧池盈盈,一茎含苞金色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