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3884

六下第5课 手指(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3059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六下,5课,手指,课件,教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课《手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并能理解窈 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丰子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手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课与手指有关。 师问:你知道我们每个手指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 师小结: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分别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 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我们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来谈谈我们的手指。 板书课题《手指》。 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 丰子恺: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 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 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 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把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丰子恺的资料进行展示。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下面请带着阅读要求,听课文朗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 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姿态 堂皇 屏障 养尊处优 薄弱 渺小 附庸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3.多音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强 处 薄 A.教师领读 B.男女比读 三、精读领悟 1. 全文共分几部分?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 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总领全文,概括交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部分(第2-5段):主要写了五个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第三部分(第6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师问:通过我们对课文具体部分的分析,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课件出示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概括总结,举手回答,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答 师小结: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 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 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学习第一部分 指生默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师问: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句话去考虑,回答 出概括说明的意思。 同桌讨论 师小结:这句话概括说明了作者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认识: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 长,各有所短,为下文具体描写手指的姿态和作用作铺垫。 3.学习第二部分 (1)指生默读第2-5自然段 师问:我们知道了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五根手指究竟有什么优缺点呢?请你们根 据课文2-5自然,填写这个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