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85729

六下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3123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六下,10课,十六,年前,回忆,课件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李大钊的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内容和图片,让学生先整体认识李大钊。 师朗读: 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革命事业,不躲不避,慷慨赴死。他的人生价值,不能用时间, 而只能用深度来衡量。他就是李大钊。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介绍李大钊的文章。 课件出示李大钊的图片和简介: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 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起领导人。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 逮捕了李大钊,但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童年4曰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 3.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播放李大钊的视频,让大家对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做个了解。 把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李大钊的资料进行展示。 4.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 李星华:李大钊的女儿,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主要作品有《回 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跟着课文停顿,画出生字词,感受课文内容 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书籍 抽屉 恐怖 瞅 魔鬼 胖子 苦刑 哼 严峻 参保 匪徒 窝头 啃食 舅舅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3.多音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待 看 横 A.教师领读 B.男女比读 三、精读领悟 1. 全文共分几部分?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 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永远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部分(第2-7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 第三部分(第8-17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18-29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 第五部分(第30-32段):写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 师问:通过我们对课文具体部分的分析,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为什么本文的题目会是《十 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出示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概括总结,举手回答。 师小结: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 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2.学习第一部分 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 六年了。 师问:根据这句中的时间,你能推算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吗? 引导学生从十六年前,往前推。 指生回答:1927加上16年,应该是1943年 师小结:所以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43年。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 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 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 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 月28日被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