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89162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 女娲补天人教新课标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312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女娲补天,人教
  • cover
31.《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个流 传千古的神话故事。第八单元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它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酌情给学生提示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 丰富,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对神话故事感兴趣,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学习《女娲补天》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能复述该故事,从中有所得,有所悟。【教学方法、学法】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主动读书,在读中换位思考,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后运用,体现语感习得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法主要有:朗读、想象、复述。读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方法,在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进去,这一出一进,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就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手段,就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故事神奇的色彩;充分的读,又使学生积累了生动的语言,为迁移运用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 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他 吗?(出示盘古图片)他就是盘古。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形容他吗?(顶天立地、力大无穷)是呀,他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能够开天辟地,有着非常神奇的本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是本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于是,在导入时,我出示了上学期学过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的人物盘古,让学生回忆人物的特点,简短的谈话,唤起了学生对神话特点的认识,很顺利地进入了下一环节。) 2.她,大家认识吗?(出示女娲图片 )女娲。今天,老师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和她有关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叫做———师板书:女娲补天。 谁来读一读。请你!(女娲补天)正确。你来!(女娲补天)响亮。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a.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b.女娲怎样补天? c.女娲是谁? 二、初读感知、把握文脉 1.孩子们,读书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就先来读读课文吧! (出示:①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②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词语:(第一行)塌下 熊熊大火 缺少 请个同学读读看 出示词语:(第二行 )轰隆隆 露出 挣扎 谁来读读这几个词?指名读。 预设:① “隆”这个字本来读第二声,在这个词语里变调为第一声,例如有“绿油油”、“沉甸甸” ②“露”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