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1.了解由特殊到一般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过程.(重点) 2.会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空间中的两点间的距离.(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阅读教材P120~P121,完成下列问题.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为P1P2=.特别地,点A(x,y)到原点距离为OA=. 2.空间两点P1(x1,y1,z1),P2(x2,y2,z2)的距离公式是P1P2=.特别地,点A(x,y,z)到原点的距离公式为OA=. 1.点P(-2,-1,1)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 【解析】 PO==. 【答案】 2.点A(1,0,2),B(-3,4,0),则|AB|=_____. 【解析】 |AB|===6. 【答案】 6 3.给定空间直角坐标系,在x轴上找一点P,使它与点P0(4,1,2)的距离为,则该点的坐标为_____. 【解析】 设点P的坐标是(x,0,0),由题意得,P0P=,即=,∴(x-4)2=25,解得x=9或x=-1. ∴点P的坐标为(9,0,0)或(-1,0,0). 【答案】 (9,0,0)或(-1,0,0) 教材整理2 空间两点的中点坐标公式 阅读教材P122,完成下列问题. 连结空间两点P1(x1,y1,z1),P2(x2,y2,z2)的线段P1P2的中点M的坐标为. 1.若O为原点,P点坐标为(2,-4,-6),Q为OP中点,那么Q点的坐标为_____. 【解析】 设Q(x,y,z),则x==1,y==-2,z==-3, ∴Q(1,-2,-3). 【答案】 (1,-2,-3) 2.如图2-3-10,在长方体OABC-O1A1B1C1中,OA=2,AB=3,AA1=2,M是OB1与BO1的交点,则M点的坐标是_____. 图2-3-10 【解析】 ∵OA=2,AB=3,AA1=2, ∴O(0,0,0),B1(2,3,2). 又∵M为OB1的中点, ∴M. 【答案】 [小组合作型] 空间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如图2-3-11,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a,M为BD′的中点,点N在A′C′上,且A′N=3NC′,试求MN的长. 图2-3-11 【精彩点拨】 解答本题关键是先建立适当坐标系,把M,N两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再利用公式求长度. 【自主解答】 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a,所以B(a,a,0),A′(a,0,a),C′(0,a,a),D′(0,0,a). 由于M为BD′的中点,取A′C′的中点O′, 所以M,O′. 因为A′N=3NC′,所以N为A′C′的四等分点,从而N为O′C′的中点,故N,根据空间两点距离公式,可得 MN==a. 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空间两点间距离的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相关点的坐标; (2)代入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值. [再练一题] 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1,5,2),B(2,3,4),C(3,1,5). (1)求△ABC中最短边的边长; (2)求AC边上中线的长度. 【解】 (1)由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AB==3, BC==, AC==, ∴△ABC中最短边是BC,其长度为. (2)由中点坐标公式得,AC的中点坐标为. ∴AC边上中线的长度为 =. [探究共研型]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探究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2),B(1,-3,1),点M在y轴上,且M到A与到B的距离相等,则M的坐标是什么? 【提示】 设M(0,a,0),由已知得MA=MB,即=,解得a=-1,故M(0,-1,0). 探究2 方程(x-1)2+(y-2)2+(z-3)2=25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 依题意=5,点(x,y,z)是空间中到点(1,2,3)距离等于5的点,即以点(1,2,3)为球心,以5为半径的球面. 已知A(x,5-x,2x-1),B(1,x+2,2-x),求AB取最小值时A,B两点的坐标,并求此时的AB的长度. 【精彩点拨】 解答本题可由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AB关于x的函数,由函数的性质求x,再确定坐标. 【自主解答】 由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B===, 当x=时 ,AB有最小值=, 此时A,B.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点的坐标的特征,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已知与未知的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