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379

千里跃进大别山2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1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千里,跃进,大别山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谈对“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理解,学习革命先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抢渡汝河时遇到的紧急情况和先头部队怎样杀出一条血路。    2.正确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 教学准备:     有关录象、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红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一段录象,简要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强渡汝河的战斗情景,表现了刘邓首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勇猛顽强的精神。)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度———渡斤———析夹———狭     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峰———逢歇———揭刚———钢    3.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四、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段意。    2.思考哪些自然段关系密切,可以合并为一部分。    3.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遇到紧急情况。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刘司令和邓政委亲临指挥,布置强渡。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部队遵照刘、邓首长的指示,英勇杀出一条血路。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刘邓大军胜利跃进大别山。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简单介绍大别山的地理位置及跃进大别山决策的历史意义。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学生讨论、交流: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     8月23日晚,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后追前堵,渡河没有船,河水有一丈多深。形势真是千钧一发、险恶万分。  四、在这紧急关头,谁来了?讲了什么?读读课文。    1.学生汇报有关句子。    2.教师引导: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其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是:在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与敌人交战,双方都有困难,谁勇敢谁就能取得胜利。)  五、读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讲了什么?     激战前的动员和准备。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很快在部队传开了。任务一级一级地往下传达: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跃进大别山。每条步枪都插好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表明战士们做好拼搏的准备。  六、齐读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激烈的战斗场面,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段主要讲我军杀出一条血路,为跃进大别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  七、教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八、总结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