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筝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 会认本课5个生字。 3.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学习重点] 联系生活,抓住动作和心情说出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学习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2.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多媒体 2.软件媒体:文字 画面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设置情景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放过什么样子的风筝?请看大屏幕,这样的风筝你放过吗?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笑容可掬的弥勒佛;神态各异的京剧脸谱;长达百米的巨龙…… 2、学习资料袋的内容 二、了解学情 以学定教 1、多音字填空 磨 (1)周总理以他崇高的品格,卓越的才华,在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 )灭的印象。 (2)磨( )盘在城市里不常见。 (3)磨( )刀不误砍柴工。 读音有争议时,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选择读音。 迁移运用,自学“坊”的读音。 坊 (1)我们村有一个水磨坊( )。 (2)山东潍坊( )是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 2、生字 用识字方法记生字。 指导“丧”笔顺是:横、竖、点、撇、横、竖提、撇、捺,注意第六笔是竖提。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读读课题,想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四、细读课文 顺学而导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在有关的句子下画波浪线。 (2)读有关句子,感悟快乐。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运用刚才的学法: (1)先画一画:他们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放风筝的心情怎样? (2)再想一想: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3)最后读一读,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读出感情。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4、请学生概括地说一说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 五、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 后来,他们找着风筝了吗?课文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请你设想一下,风筝找到了吗?注意把寻找的结果写出来,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学生写话,交流。 小结:这只“幸福鸟”不仅牵动了文中小伙伴的心,也牵动了同学们的心啊!看,这两位同学找到幸福鸟时高兴地“欢呼”,找不到时又难过的“大哭”,情真意切,多感人!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时代最美的记忆!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风筝。 [课后反思] 本文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写的。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课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 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 [板书设计] 做风筝——— 憧憬 希望 风筝 放风筝——— 快活 拼命奔跑 找风筝———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继续寻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