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44354

第22课 麦哨 课件+朗读(3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53225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2课,麦哨,课件,朗读,37张,PPT
    课件37张PPT。同学们,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玩具枪,四驱车,还是布娃娃?以前乡下的孩子没有这么多玩具,他们就自己制造玩具。他们制造的玩具虽然很简单,但是照样玩得很尽兴。如果不信,请到《麦哨》中去体验一下。1.会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乐的童年生活。(重点)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难点)陈益:1949年生,上海青浦人,中国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儿童文学集《十八双鞋》,散文集《寻找另一半》《水巷里的浮雕》等。湖畔( ) 麦穗 ( ) 吮吸 ( )√√pàn bànsuì huìshǔn yǔn√闷应yìng(应付) yīng(应该)hè(附和) hé(和睦) huó(和面)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描写了盛夏时节孩子们在田野里割草、玩耍、吹麦哨的情形。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本课指草地是自然存在的。 造句:珍珠不都是天然的。 掀起,揭起(物体的下垂部分)。本课指风吹起了麦浪。 造句:春风撩起柳树的枝条,柳树好像在春风的伴舞下跳着华尔兹。 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本课指麦哨的声音接连不断。 造句:这场表演太精彩了,观众们的掌声此起彼落。天然: 撩起: 此起彼落: 柔美 柔和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都有“柔和可爱”之意。 “柔美”侧重在美,常用于景色柔和美丽或人柔和温顺,给人美感;“柔和”侧重在和,常指声音、光线等温和而不强烈,软和。 1.这里的景色十分柔美。 2.早晨的阳光十分柔和。核心问题: 什么是“麦哨”?课文用“麦哨”为题象征什么? 串珠问题: 1.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什么情景? 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是怎样一步步写的? 3.课文几次写到“麦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课文表现了乡村孩子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分段情况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麦哨的声音欢快、柔美。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游戏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孩子们又吹起声音欢快优美的麦哨。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麦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欢快”“柔美”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呜卟,呜卟,呜……”的麦哨声音的特点。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每根麦秆都擎(qínɡ)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擎”字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用“乐谱上的线条”比喻麦芒,用“跳动的音符”比喻麦穗儿。这样既形象地写出了丰收在即的景象,又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还洋溢着喜悦之情。这里“擎”字显示出麦穗儿的饱满,说明麦秆粗壮。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这句话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草地的茂密与柔软,表明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是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表明作者为乡村孩子们有这样“天然的运动场”感到由衷的高兴。“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