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22764

28 毛主席在花山课件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5855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毛主席,花山,课件
  • cover
课件24张PPT。28 毛主席在花山R 五年级上册 本文以“毛主席在花山”为题,点明了中心人物和地点。那么,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毛主席和当地的群众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觅毛主席的足迹,感受他的音容笑貌。 1.认识11个生字。 2.感受毛泽东关爱普通群众的情怀。(难点)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碾碎niǎn簸箕bò jī俺们ǎn嘎吱zhī竹筒tǒnɡ炊烟chuī沏茶qī陶瓷cí舀水yǎo笤帚tiáo【夜以继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以,用来。 【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操劳】辛勤劳作。 【拘束】拘谨,不自然。 【在行】(对某事、某行业)了解底细,富有经验。【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端详】仔细地看。 【诚恳】真诚而恳切。 【特殊】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在这段 特殊的日子里,没有一个人请假,大家为 了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夜以继日地加班, 才没有耽误生产。多音字:liánɡliànɡ(凉爽)(凉一凉)bǒbò(颠簸)(簸箕)近义词:反义词:———扰乱干扰沉思———深思临时———暂时商量———商议端详———打量局面———局势新鲜———陈旧严肃———活泼集中———分散特殊———普通拘束———自由诚恳———虚伪朗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主要讲毛泽东在花山关心群众的三件事: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结合问题,理解文章。(1)毛主席是如何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的碾米声,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花椒树下碾米。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语言描写: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我们读出了主席的细心。只有真正关心人民群众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说明主席心里时刻装着群众。“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这段话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体现毛主席体察民情,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毛主席?表现了什么? (2)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叶……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从毛主席让警卫员给群众送茶水这件事可以看出主席怎样的品质? 从请回碾米的群众到吩咐警卫员为群众准备茶水,可以看出毛主席体贴群众、爱护群众的崇高品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心系百姓的伟人。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细节描写,反映了毛主席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表现了他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风。 (3)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味深长,表面是说由于毛泽东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深层来讲,说明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 本文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在花山村关心群众碾米、给碾米群众送茶水、帮助群众推碾子三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 这篇课文通过写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的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我们要用心去体会这种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想一想,你身边所熟悉的人都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试着把它写下来。 niǎn bòǎn qī2.读读写写。 【形容工作忙碌的词语】疲于奔命 风风火火 七手八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