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29624

最后一头战象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9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最后,一头,战象,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 cover
23 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体会战象的思想感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 2.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1.结合语言环境,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预习课文,了解大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整体把握,初识战象形象 1.导人:同学们,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表情或动作都是这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其实和人一样,大自然中的动物们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头大象的内心世界。(教师板书课题“最后一头战象”,学生齐读) 2.检查预习。 3.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理线穿珠,把握主要内容。 ①师:看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谁?(战象嘎羧)本文有23个自然段,近1900字,这么长的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说) ②指导。 (2)理清全文写作顺序。 补充板书: 最后一头战象 (3)理清重点段落的层次。 师:这两部分中,哪部分是重点呢?(二十六年后)写了哪些主要的情节呢?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些情节?(第5~23自然段) 补充板书: (5~23)二十六年后,主要情节 (4)概括主要内容。 师:根据我们初读课文提炼出的信息,用简练的语言把这篇课文的内容概括一下。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披上象鞍,告别村寨,回到曾经的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了) (5)小结。 师:今后我们学习小说类文章,可以在理清写作顺序的基础上,采用抓住重点情节或事件列出提纲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发挥课文的例子功能,讣导学生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渗透抓重点情节长文短学的方法。 4.学生质疑,提出关键问题。 (1)师:(指板书)通过初读课文,围绕重点情节,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学生提问: 为什么它要披象鞍,回战场?为什么它不回祖宗留下的象冢而要去陪战友呢? (2)梳理问题、归纳问题:二十六年后,嘎羧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3)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习要学会质疑。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要有引导学生归纳梳理问题的意识。 三、品读细节,感悟战象情结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战象的重点语句,思考这两个问题。 1.学习“重披战甲”,体会细节描写。(教学重点) 课件出示: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抓重点词语品味嘎羧的战士情。 预设:学生抓住“一下子安静、呼呼吹去、久久、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等词语去体会嘎羧对象鞍的深情。 (2)通过朗读,发现情感的变化。 ①师:谁来给大家读读这段话。 ②师:老师再找一个同学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情感是有变化的) (3)拉出情感线。 ①师: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