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8248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解读:8.小桥流水人家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0次 大小:324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 cover
小桥流水人家 课前疏导 一、目标确认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二、课题讲析 看到题目,不由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课文的作者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犹如世外桃源;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三、作者简介 谢冰莹(1906~2000)湖南新化人,原名鸣冈,字凤宝,笔名林兰、南芷、英子、忆萍、阿木林、纪佬、冰莹女士等,早年与陈天华、成仿吾一同被称为“新化三才子”,作品逾1 000万字。 生于新化大同镇谢铎山一乡村,其父为清末举人,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12岁入大同女校,1920年转到益阳信益女子中学,1921年夏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1926年冬前往武汉两湖书院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女生部受训,1927年随叶挺的革命军西征,开始创作《从军日记》。1927年5月14日至6月22日在《中央日报》发表,引起强烈反响,林语堂将它翻译为英文,罗曼·罗兰亦写信祝贺。1929年5月入读北平女师大,1931年南下,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1935年因“抗日反满罪”在日本被捕。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1948年应聘到台湾师范学院任教授,1956年出家,法号“慈莹”,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1974年移居旧金山。2000年1月5日在美国与世长辞,享年95岁。主要著作:《一个女兵的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课时讲解 一、生字解构 会认的字。 二、词语讲解 1.潺潺:指流水的声音。 2.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3.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 4.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 5.点缀:衬托、装饰,使原有景物更好看。本文指小溪使家乡的风景更好看。 6.野菌:野生的菌类。 7.守望相助: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本文指家乡的人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 8.小桥流水人家:语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另外,用诗句来做题目,更显得家乡美好可爱,富有诗情画意。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 潮湿———湿润 凉爽———凉快 反义词: 潮湿———干燥 凉爽———炎热 四、句段解读 1.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字词:“当时的情景”指的是作者随着采茶女走过长石桥上山摘茶叶,在茶树下欣赏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的情景。 欣赏: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这个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极为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所以他至今难忘,一看到茶树,就会想起与茶树有关的这些事,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2.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字词:那段日子,指的是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也是作者的童年时光。那些美好的印象,应该不光是家乡美好的景色,还包括作者记忆中的童年玩耍的情景,以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