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84523

11 去年的树 (课件33张+素材)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7227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年的,课件,33张,素材
    课件33张PPT。去年的树新美南吉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目标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4认识到友情和诚信的可贵,树立诚信意识。作者介绍 新美南吉(1913—1943),日本作家。中学时代,他便开始投稿,展现出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天赋,于194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成为日本儿童文学界的一颗新星。其童话主要以朴素无华的美见长。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都具有教育意义。 不同的是,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知识链接 会写的字 多音字 倒dào:倒掉 倒背如流 dǎo:砍倒 东倒西歪切qiè:亲切 不切实际 qiē:切菜 切磋琢磨 形近字 融(rónɡ)融合 融会贯通 溶(rónɡ)溶解 溶液 剩(shènɡ)剩余 剩下 乘(chénɡ)乘法 乘车 伐(fá)砍伐 伐木 代(dài)代替 取而代之 煤(méi)煤炭 煤矿 媒(méi)媒体 媒介词语学习原野:平原旷野。 造句:下雪了,原野上一片洁白。 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造句:春天到了,山顶的积雪融化了。 伐木:采伐林木。 造句:我的叔叔是一位伐木工人。 山谷:两山之间低洼而狭长的地方,中间多有溪流。 造句:山谷里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 煤油灯:以煤油为燃料的灯,一般光线很微弱。 造句:爷爷经常给我讲他在煤油灯下学习的故事。词语理解 近义词寒冷———(冰冷) 必须———(务必) 融化———(溶化)(熔化) 寒冷———(温暖)  融化———(凝固)  点燃———(熄灭) 反义词 词语辨析融化 溶化 熔化 相同点:都有“变为液体”的意思。 不同点:表示(冰、雪等)变成水一般用“融化”,表示固体在液体中自然分散融解,一般用“溶化”,而“熔化”一般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变成液体。 运用示例: 1.春天来了,山顶的积雪开始(   )。 2.把食盐放入水中,不一会儿就(   )了。 3.当铁加热到1530℃以上时,就会(   )成铁水。融化熔化 溶化 读鸟儿问树根的话时,要读出焦急、疑惑的语气,读门的话时,语气要平淡,突出门对这样的事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意。朗读指导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 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寻找好朋友“树”并为它歌唱的事情。 2.课文中一共有几组对话?分别是谁和谁的对话? 鸟和大树、鸟和树根、鸟和大门、鸟和小女孩。 3.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继续为树唱歌。 第二部分(第5—14自然段):故事的经过。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寻找树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故事的结局,鸟儿对着灯火兑现现了自己的承诺。 1.鸟儿飞回来,却没有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此时的它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课文解读失望、惊讶、焦急。 2.在小鸟与大门的对话中出现了哪些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切、做、运、卖”四个动词。这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树变成火柴的惋惜之情。 3.从鸟儿与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对话中,可看出鸟儿具有什么品质? 鸟儿重友情,重承诺,虽然朋友不在了,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所以她不放弃,四处寻访树。 4.“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