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长 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说说长城有什么特点? 长 高大坚固 长城之旅第一站———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 课文解读 打比方 列数据 东起山海关(河北) → 北京 → 山西 → 内蒙古 → 宁夏 → 陕西 → 西到嘉峪关(甘肃)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高大坚固” 长城之旅第二站———近看长城” 八达岭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地理位置 建筑材料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像很宽的马 路 打比方:形象地写出了城墙顶上平整宽阔。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列数字:具体说明长城很宽。 瞭望口 射口 城台 (供瞭望用) (供射击用) (屯兵的堡垒) 垛子 思考: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长城的构造的? 长城的高大坚固 整体 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局部 长城之旅的终点站———遥想当年”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过渡句———承上启下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三个动词说明了什么? 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几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修筑长城的艰难。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 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 才 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突出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此时此刻,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什么呢?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工具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国际名人题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1.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 我站在( )的长城上向远处眺望,只见长城像一条长龙在( )间( )。近处,( )的山峰处处可见。我不由得心生感慨,这( )雄伟的长城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固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陡峭 气魄 随堂练习 (1)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 里长城。 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 一个伟大的奇迹。 _____ 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长城。 工程是奇迹。 2.缩句。 参考答案:(1)“站”“踏”“扶”这三个动词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游览长城,“自然地”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选做题 我想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