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955358

人教版语文六上诗海拾贝(二)培优精练测试卷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128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语文,诗海,拾贝,培优,精练
  • cover
诗海拾贝(二) 一、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枕(zhěn chén) 不甚( shèn kān) 银霜( suāng shuāng) 灿(càn chàn)灿 徜( tǎng cháng) 皑(ái qǐ)皑 黄沙(sā shā) 残(cán chán)霞 潇( xiāo sù)洒 二、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白桦四周倘佯着珊珊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铠铠的树枝又抹一层很色的光华。 _____ 2.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净亮的雪花。_____ 三、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课文中的词语)。 1.乡间小路。( ) 2.雪花飞舞的样子。( ) 3.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 4.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 ) 5.安闲自在地步行。( ) 四、词语综合运用。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我能仿照“毛茸茸”写三个词语:_____、_____、_____。 2.“流苏”的意思是( ) [填序号:A.一种流动的珠子 B.一种丝线等制成的下垂的穗子] 3.“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这些词语都表现出白桦一种( )的美。[填序号:A.高洁 B.壮丽 C.温柔] 五、重点突破。 1.《天净沙·秋》的韵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字上。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秋天傍晚的萧瑟。 2.《白桦》是_____(国家)著名诗人_____的抒情诗。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_____和_____的热爱之情。 3.《天净沙·秋》“_____,_____”六个并列名词描摹了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着斜晖,炊烟袅袅如凝固不动,老树枝丫纹丝不动,乌鸦伫立枝头的景象。六、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的作者是_____代散曲家_____。这支曲有_____的清肃,却没有_____的情绪,表达的是_____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_____ _____的情感。 2.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 )。 A.飞行的天鹅 B.书信 C.天空中的鸿雁 3.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5.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面一组的特点是( ),后面一组的特点是( ) A.明亮绚丽 B.迟暮萧瑟 6.同是写秋天的景象,小曲前后呈现了两组景物,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_____ _____ 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小学生要求必须背诵75篇。我们通过课本或老师、家长的推荐,学习过很多古诗词,谈一谈你学习和背诵古诗词的感受或收获。 _____ _____ _____ 八、按诗歌分类连线。 汉乐府诗 建安诗 北朝民歌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木兰诗》 《行路难》 《水调歌头》 《天净沙·秋思》 《我爱这土地》 《长歌行》 《观沧海》 九、阅读散曲,完成练习。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天净沙”是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和_____ 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 _____”。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