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2张PPT。 导入新课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 假如,你在一个夜晚,好不容易才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想拿去美餐一顿,有个人却要你放掉大鱼,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清蒸鲈鱼钓鱼的启示 初读预习课文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借用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清课文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钓鱼?(123) (2)哪几个自然段写放鱼?(4—9) (3)哪几个自然段写启示?(10 11) (4)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三十四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因为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父亲坚持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不理解父亲的做法。三十四年后,“我”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从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当年那个夜晚发生的事给了“我”永久的回忆和终身受益的启示。)字词学习 捞 打捞 捞鱼 饵 鱼饵 诱饵 溅 飞溅 溅水 钩 鱼钩 挂钩 翼 机翼 小心翼翼 纵 放纵 纵情 啪 啪啪 噼啪 鳃 鱼鳃 皎 皎洁 皎白 唇 嘴唇 唇齿相依 沮 沮丧 神情沮丧 诱 引诱 诱人 诫 告诫 劝诫 践 实践 践行 鲈 鲈鱼 翕 翕动 翕张 抉 抉择 研读课文一、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1.这部分主要些什么?用两个字概括(钓鱼 2.“我”和父亲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 3.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我是怎样钓鱼的?钓到一条怎样的鱼?找出句子认真读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写鲈鱼大 鲈鱼漂亮起什么作用? 阅读欣赏,感受体会 找出文中月夜描写的句子。 晚霞映辉的湖面上溅起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的银光闪闪。(环境描写) “我”和父亲钓鱼的愉快场景。 啊!这么大的鱼!我还从没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的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二、读课文4—9段思考1.这部分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归纳(放鱼) 2.谁要放鱼?为什么要放鱼?我愿意放鱼吗?为什么? 3.找出描写父亲和“我”不同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 4.从父亲的言行举止你们看出了什么? (父亲是一个非常遵守规则、讲道德的人、他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儿子。)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想一想父亲为什么看时间?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想些什么? 角色朗读 爸爸:“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孩子: “爸爸!为什么?”(急切) 爸爸:“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平静) 孩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不想放鱼的原因是:“我”钓到这条鱼不容易。鲈鱼又大又美。钓着鱼时四周又无人。 禁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捞海内动物的活动的期间。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规定禁渔期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鱼类资源保护制度,我国的渔业法规也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按照我国《渔业法》和其他法规的规定,禁渔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这段环境描写起什么作用?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目光投向父亲。 (为后文铺垫。说明当时周围并没有人,即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在开放捕捞鲈鱼之前把鱼钓上来的,所以作者乞求是合理的。“投”字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先看周围再看向父亲的动作过程。 突出了父亲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态度。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