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出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择菜(zhé) 捂住(wǔ) 牛棚(péng) B.趁早(chèng) 玉簪(zān) 挣扎(zhēng) C.捶背(chuí) 颤栗(sù) 红枣(zǎo) D.威逼(wēi) 燥热(zào) 驮着(tuó) 二、下列汉字中每组都有一个错误,请圈出来并改正。(6分) (1)哀老 嫂嫂 刁难 (2)凶涌 啃食 庄稼 (3)高梁 磅礴 搏斗 三、根据意思写出成语。(8分) 心急如焚 惟妙惟肖 惊心动魄 心灵手巧 1.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 2.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 3.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 4.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四、关联词填空。(8分) 1.( )不注意用眼卫生,( )会影响你的视力。 2.这口井里的水( )清凉,( )甘甜。 3.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4.工人抓紧施工,( )抢今天一秒,( )等明天一天。 五、句子训练营。(10分) 1.海边的沙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缩句) 2.一团烈火把战士包住了。(改为被字句) 3.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改为反问句) 4.樱花十分美丽。(改为比喻句) 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修改病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姥姥的剪纸》这篇文章表达了 。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句诗说的是 的故事。 3.安塞腰鼓是 (地区)上的一种独特的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赞美了 。 七、口语交际。(5分) 上学的路上,李华看到一位老奶奶手上拿了一大篮青菜,他便上前去帮忙,可谁料想,李华刚接过篮子,老奶奶脚一打滑,便摔倒了,这时老奶奶却说是小明故意撞倒了她,周围围了好多人,但都默不吭声,此时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帮小明解释呢?请你来说一说。 八、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安塞腰鼓(节选)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亢奋: 蓦然: 2.体会文中画“ ”的含义。(3分) 3.“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选文中出现了 次,写出了作者对 。(4分) 4.通过学习,安塞腰鼓表演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来说一说。(4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听民歌 从小听的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放开噪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翁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翁走在牛群的后面,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翁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翁又豁了牙, 吐字不清。但至今我闭上眼晴,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打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