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342183

《月光曲》 课件 (共39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2267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月光曲,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39张PPT。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了解贝多芬思想感情所发生的变化,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 3.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难点)知识备查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28岁时,贝多芬的听力开始减弱,50岁时双耳失聪,仍坚持创作。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音乐家的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0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12岁开始作曲。他早年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 他50岁时,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32首。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的大成,开浪漫派的先河,对欧洲音乐艺术的革新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为“乐圣” 。字词学习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蜡烛 陌生 键盘 波光粼粼绿茵 盲人 霎那 记录yīnlàmòmángjiànlínshàlù陌生———生疏 清———秀丽 纯熟———熟练 陶醉———沉醉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陶醉———清醒 纯熟———生疏【描写水面的词语】 波涛汹涌 波澜壮阔 碧波荡漾 风平浪静 惊涛骇浪 波翻浪涌 波光粼粼 波光潋滟 水平如镜 白浪滔天 烟波浩渺 碧波万顷 新课导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吟咏月光的名篇佳作: 不仅诗人们吟咏月光,音乐家们也赞美月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贝多芬,感受一下他心中的月光!课文解读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讲《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第二部分(2~10):详细记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整个过程。学习第二部分,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贝多芬散步时听到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恰巧是自己创作的曲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3)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2)弹奏者没把握好这曲目(1)这首曲目难度大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角色读一读。4、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4)他们兄妹俩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1)兄妹俩很贫穷;(2)妹妹只是听过这曲目,所以弹奏不好;(3)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吗?她为什么要对哥哥这么说?1、贝多芬听到兄妹的对话有什么表现?推开门、轻轻走进去2、这个家庭是贫穷的,你能找出那些语 句说明这一点呢?微弱的烛光、正在做皮鞋、旧钢琴学习4-7自然段,思考问题:3、贝多芬走进屋子要干什么?姑娘知道弹奏曲目的是贝多芬吗,为什么?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边朗读课文边思考: 贝多芬弹了几首曲子?为什么? 整体感知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过程中,兄妹俩各有什么反应? 皮鞋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