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64

四年级语文教案 绿叶的梦(冀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24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语文,教案,绿叶,教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绿叶的梦 教材简介: 这篇散文,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读着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与美好的向往之中。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在第一自然段里,作者起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卷大自然的美丽童话,并开门见山地直点主旨: “我”对绿叶最着迷。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简要介绍了老师教我们搜集绿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对作者来说,那是一种愉快的感受。 课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则具体描写了孩子们快乐的“绿叶之梦”。这三段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要赋予学生想像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感受。可结合课后的习题“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来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此外,本课在如何生动、具体、形象地进行场面描写上也体现的比较突出。如: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写绿叶使我们增长了许多生活知识。笔锋至此,使得全文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孩子们从这些绿叶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快乐,更收获了美丽的“梦”……童心就从那里一天天走向成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1、课前去搜集树叶,去制作树叶作品。 2、带来自己童年生活的照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教师展示童年生活照片。 3、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采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词语。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觅食”“洋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弄懂“标本”的意思;“碾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启蒙”“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析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是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在书旁写下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品读时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美美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和作家的情感。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要求记忆的段落。 4、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疑问,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自己尝试解决 5、总结:是啊!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不光有酷鼠滑车、卡通游戏,还有很多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同学们,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