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3798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上学期]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988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学期
  • cover
课件21张PPT。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执教:姚利珍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1.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1.陈桥兵变的时间(960年)地点( 东京东北)人物(赵匡胤)过程2.北宋的建立(960年)首都(东京)皇帝(赵匡胤,即宋太祖)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1.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于979年结束分裂局面.2.北宋统治范围是五代十国,不是实现全国的统一.注意点1.背景①唐后期藩镇割据,形成五代十国,要结束这种分裂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②赵匡胤建宋时仍是分裂割据,要巩固统治,必须加强中央集权.③赵本人就是黄袍加身,为防止类似兵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禁军现实现任大将杯酒释兵权制度统领权一分为三调兵权枢密院限制更戍法半驻京师,半驻地方禁军现实现任大将杯酒释兵权制度统领权一分为三调兵权枢密院限制更戍法半驻京师,半驻地方中央宰相行政权参知政事军事权枢密院财政权三司使地方节度使行政权文官做知州设立通判财政权转运使司法权司法人员有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由中央复审核准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精壮之士编入禁军④完善科举制度A.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了多方面变革和调整,如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严密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B.不断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科举制的兴衰史:1.开创: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于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3.发展改革于北宋,考试分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实行糊名法,王安石变法时太学成绩优秀可以直接为官.4.僵化于明清,形式上采取八股取士,内容上学习四书五经5.改造于戊戌变法,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6.结束于1905年.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A.机构重叠,官员冗滥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C.地方的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①进步性:②后果:D.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小结:北宋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建立: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废后周皇帝统一: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北”战略,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防止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巩固统治地位措施①军事:集中军权②政治:集中行政权③经济:集中财权④司法:集中司法权⑤文化:发展科举制影响进步性:加强中央集权后果:冗员冗官冗费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北宋建立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赵匡胤以兵变方式夺取政权    B.都城东京是今河南洛阳 C.采取“先北后南‘战略,进行统一战争 D.北宋实现了全国大一统2.北宋为分割相权而设置的官职有(     )   ①参政知事 ②枢密院 ③三司 ④通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北宋设置转运使的最突出作用在于(     )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有利于经济发展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据记载:宋太祖立“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防地,将领不随军调动.其目的是(    ) A.重用功臣宿将B.实行兵农合一C.士兵得到锻炼D.防止武将权重 5.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    ) A.废诗赋,改策论,设经济特科 B.开始实行殿试与武举制度 C.以八股取士 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AADDD问答题. 北宋建立后,面临哪些主要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宋政权采取了那些措施?并评价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