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树》说课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认识一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融入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认识到友情和诚信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文中角色的对话,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 2. 领悟童话的深刻含义:珍惜友情,信守承诺 一 、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种美好的情感。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树天天听鸟唱歌。冬天来临,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明年春天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唱过的歌。课文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本文是以诚信为主题,但是对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来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够捕捉诚信这个主题。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重视,传递给我们很多感动:这是一只多么重情义的小鸟啊!所以我以信守承诺这一主题为主,以其余为辅来展开教学。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本文在充满了一种淡淡的伤感气氛的同时还留下了很多的情感空白。四年级的学生很容易领会到环保的主题,但是课文给我们更多的却是小鸟对于友情的那份执着和坚贞。《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小学生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就是本课重中之重了。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重点放在了领悟小鸟的四句话和它的心理上。 二、说学法、说教法 (一)说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用到的是读,自由读,对读,引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启发学生的感觉,比如在指导寻找大树这一部分的学习时,会让学生带着焦急、牵挂、担心的心情去读。 还用到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会让学生研读课文,调换角色,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会想什么?体验小鸟的心情。努力构建自然的、诗意的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主体。 在课文的结尾,还用到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写出自己的想法,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二)说教法 因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研读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上。会采用个别读、自由读和教师引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的友情。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小组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体验小鸟焦急的心情。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己质疑,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进入课文,与小鸟的情感一致。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整体感知,引出新课———探究课文,深入理解———拓展练习,交流升华的教学思路。 我重点说一下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 1、学习1———4自然段,体会好朋友的程度。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好朋友"入手,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树和鸟是好朋友的语句或者词语。这一点,主要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方面,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天天”一词来体会,体会出友情深厚,关系很好,天天在一起很有默契。并指导个别朗读,体会天天一词。教师在这里还要创设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天天”一词,理解友情的深厚。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引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