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不同方面的有关资料的意识。 2.运用板书辅助,排列句序等策略,领会课文概括又分类的描写方法。 3.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自豪感,为深刻体会圆明园被毁的痛惜、痛恨奠定情感基础。 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 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课前预习】 1、会读会标:读课文3遍以上,标出自然段。 2、会画会读:勾画文中生字新词,大声读两遍。 3、会注音、会记字形、会认多音字。 会认6个生字,写出认读提示: _____ 会写14个生字,写出认读提示: _____ 会读多音字: --( ) 量 --( ) 4、会积累新词: 勾画喜欢的新词,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奇珍异宝”的意思。(在书上勾画,批注) 5、会概括归纳: ①按“概写→辉煌→毁灭”将课文分为三段,并概括段意。 ②我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 【课内研讨】 1、细细品读课文2、3、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感受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书上简单批注) 2、如何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 _____ 3、细读第5自然段: ⑴ 勾画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动作,你从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批注在书上) ⑵ 能不能把课文中“闯进”换成“进入”?能否把“凡是、统弦、实在、任意、连”这些词去掉?为什么? _____ ⑶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_____ 4、讨论: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课后检测】 一 我会读,也会写。 qīn lǜe guī bǎo péng lái yáo tái ( ) ( ) ( ) 二 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 )名金碧辉( )玲珑( )透 众星( )月奇珍( )宝高台楼( ) 三 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的确是一次伟大的奇观。 这是奇观。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 2.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 四、我能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A 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_____:A 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_____:A 情景,景象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五 按课文填空,再背一背。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饱览着_____;流连其间,仿佛_____。 2、圆明园在北京_____,是一座_____的皇家园林。它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所以也叫_____。此外,还有许多_____,分布在圆明园_____、_____、_____三面,_____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3、英、法联军侵入北京,_____圆明园。他们把园内_____能拿走的东西,_____掠走,拿不动的,就用_____或_____搬运。_____运不走的,就_____破坏、毁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