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725349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24张PPT)+音频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9727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青山,处处,埋忠,课件,24张,PPT
    27* 青山处处 埋忠骨 毛岸英简历: 1922年10月 出生在湖南长沙; 1930年10月 母亲被捕入狱,岸英也进牢房,目睹了母亲 牺牲前的惨烈; 1931年4月 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其间岸英 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报纸,推过 人力车;(第一次分离) 1936年 他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任少先队 大队长; 1939年 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第二次分离) 1946年 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同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 1950年春 任工厂党委副书记; 1950年10月 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分离) 1950年11月25日 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永久分离) 拟定  勋鉴  殉职 nǐ xūn xùn fù 奔赴  踌躇  黯然 chóu chú àn 生字学习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前导读,并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明确学习目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在读课文时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文中出现了几封电报?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电报的主要内容 1、毛岸英在战场上光荣牺牲。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文中出现了几封电报?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电报的主要内容 1、毛岸英在战场上光荣牺牲。 2、彭老总请求破格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国。 3、金日成要求把毛岸英遗体葬在朝鲜。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主席最后决定把岸英安葬在哪了吗?他是怎样做出这个决定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东汉马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代龚自珍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 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 我仿佛看到了 , 我仿佛听到了 , 我感受到了 。 课文中并没有过多的使用那些表示悲痛的词语,可是处处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毛主席那悲痛欲绝的心情,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呢? 想一想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并在组内说说令你感受深刻的部分。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深情朗读 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二十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叠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物……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下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 侄子毛楚雄(1927—1946),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