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916379

2020版高中数学新人教B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2.3循环语句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0-1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6次 大小:223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版,第一章,学案,语句,循环,1.2.3
  • cover
1.2.3 循环语句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2.会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3.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 知识点一 循环语句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思考1 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有何关系? 答案 循环语句中一定有条件语句,条件语句是循环语句的一部分,离开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无法循环,但条件语句可以脱离循环语句单独存在,可以不依赖循环语句独立地解决问题. 思考2 编写程序时,什么情况下使用循环语句? 答案 在问题处理中,对不同的运算对象进行若干次相同运算或处理时,一般用到循环结构,在编写程序时要用到循环语句. 梳理 1.循环语句的概念 用来处理算法中的循环结构的语句. 2.循环语句的作用 循环语句是用来控制有规律的重复运算或者在程序中需要对某些语句进行重复的执行. 知识点二 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 (1)for循环的格式 for循环变量=初值:步长:终值 ??循环体; end (2)while循环的格式 while 表达式   ?循环体; end 1.算法中的循环结构由while语句来实现.( × ) 2.循环语句中有直到型语句和当型语句,即until语句和while语句.( √ ) 3.循环语句在循环的过程中需要有“结束”的语句.( √ ) 题型一 for循环及应用 例1 写出求1+2+3+…+1000的值的计算程序. 解 用for循环语句来实现计算 S=0; for i=1:1:1 000 S=S+i; end S 步骤:这个程序一共四步: S1 选择一个变量S表示和,并赋给初值0. S2 开始进入for循环语句,首先设i为循环变量,分别设定其初值、步长、终值.这里初值为1,步长为1(步长是指循环变量i每次增加的值.步长为1,可以省略不写,若为其他值,则不可省略),终值为1000. S3 循环表达式(循环体). S4 用“end”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的循环. 反思与感悟 (1)for循环语句的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步长:终值 ?循环体; end (2)根据for语句中所给定的初值、终值和步长,来确定循环次数,反复执行循环体内各语句. (3)执行过程:通过for语句进入循环,将初值赋给循环变量,当循环变量的值不超过终值时,则顺序执行循环体内的各个语句,遇到end,将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的值,再与终值比较,如果仍不超过终值范围,则再次执行循环体,这样重复执行,直到循环变量的值超过终值,则跳出循环. 跟踪训练1 用for循环语句写出求1+++…+的值的计算程序. 解 程序如下. i=1; S=0; for i=1:1:99 S=S+; end S 题型二 while循环语句 例2 编写一个程序求使1×2×…×n<5000的最大正整数n,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 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如下. S=1; n=1; while S<5 000  S=S*n;  n=n+1; end n=n-1; print?%io?2?,n?; 引申探究 将本例中“求使1×2×3×…×n<5000的最大正整数”,改为“求使1+3+5+…+i>2016的最小自然数i”,如何设计? 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为: S=0; i=1; while S<=2 016 S=S+i; i=i+2; end print?%io?2?,i-2?; 反思与感悟 (1)while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首先要求对表达式进行判断,如果表达式为真,则执行循环体部分,每次开始执行循环体前,都要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这样重复执行,一直到表达式值为假时,就跳过循环体部分,结束循环. (2)在Scilab界面内,可直接输入程序,for(while)循环语句可以在同一行,但在循环条件后面一定要用“,”分开,也可以分行写,最后要记住加end. 跟踪训练2 计算1+2+3+…+100的值有如下算法: S1 令i=1,S=0. S2 若i≤100成立,则执行S3;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 S3 S=S+i. S4 i=i+1,返回S2. 请利用while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 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