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056720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3课时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23张ppt)+教案+测试

日期:2025-10-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882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时,教案,ppt,23张,课件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B版选修2-3第二章《概率》的第二节的第三小节。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二项分布是继超几何分布后的又一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而超几何分布在产品数量n相当大时可以近似的看成二项分布。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大量的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的的服从二项分布,实际应用广泛,理论上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种模型的构建。是从实际入手,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认知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会对今后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看,在必修3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知识,知道一些概率的性质以及两类概率模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以及分布列有关内容。已经掌握了二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相关知识。 从能力层面看,现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节课的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有一定帮助。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化生地组合的学生,所选组合偏理,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并且积极主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合作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定程度欠缺,需要老师引导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分析: 掌握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模型,会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服从二项分布,总结二项分布问题的解题步骤并能应用到相应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具备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数学概念并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能让学生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获得探究式学习的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本节课的学习中重点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的理解及应用二项分布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项分布模型的建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赛规则:团队成员必须没人独立完成问题,团队中有一人获胜即为团队获胜。 诸葛亮:按照以往经验,我解出的把握有90%。 问题:假如臭皮匠老三解出的把握也只有60%,那么这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能解出的把握真能抵过诸葛亮吗? 让学生大胆猜测,先不给出答案,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从谚语入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新知识,符合“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形 成 概 念 n次独立重复试验(伯努利试验) 在每次试验中,只考虑有两种可能结果A及 ,并且事件A发生的概率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做n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那么称它们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 数学文化:伯努利家族的贡献 提问: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关键在哪?需要把握哪几点? 学生给出独立重复试验模型的特征,定义的提出水到渠成,从而掌握判断的依据。 巩 固 练 习 练习:判断下列试验是不是独立重复试验,为什么? A、依次投掷四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 B、某人射击,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相同的,他连续射击了十次。 C、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