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429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孔子和学生 2(北师大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8672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孔子,学生
  • cover
课件20张PPT。孔子画像论语碑刻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孔子和学生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学习目标裕资愚择罗施嘛谨谦慎生字学习 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1.孔子受到学生尊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从哪可以看出孔子“有教无类”? 3.从哪可以看出孔子 “因材施教”? 4.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之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孔子受到学生尊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材施教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严谨庄重,我不及他。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挺聪明的,我不及他。因材施教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处事严谨为,人庄重,不容易亲近。 “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 守信用,但不懂变通;聪明,但不够谦虚;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 ★这部分是写子夏和孔子的对话,最后一句“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是指每位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之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之师”。 “东方圣地”孔子故里———曲阜。 曲阜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孔子故里。西方学者将孔子与耶稣、释迦牟尼齐称为“世界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因而孔子故乡曲阜便被誉为“东方圣地”。 论语名句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 1.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 2.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 当仁不让孔子周游列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