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3、了解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4、通过圆锥曲线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山东省考试说明要求与课标要求保持一致,本节课复习内容的考题形式均为选择填空题。近五年考题三种圆锥曲线均有涉及,知识覆盖面全,侧重基础,突出对课标要求内容的落实。 专题二 解析几何 第二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做完P37五年真题回顾 2、总结高考题的考查形式,考查知识点与圆锥曲线类型 3、课件幻灯片展示近五年山东省考题总结 明确本节复习课的方向,为课堂复习做好准备 复习环节 1、按照学案要求完成知识复习填空,提问明确答案 2、讲评课前完成的例题 热点一 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例1 (1) 若椭圆C:+=1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C上,且|PF2|=4,则∠F1PF2等于( ) A.30° B.60° C.120° D.150° (2) 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x,它的一个焦点坐标为(2,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1 B.-=1 C.x2-=1 D.-y2=1 (3)(2015·天津)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过点(2,),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2=4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1 B.-=1 C.-=1 D.-=1 热点二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例2 (1)椭圆Γ:+=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为2c.若直线y=(x+c)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满足∠MF1F2=2∠M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 (2)(2015·赣州模拟)F1是双曲线C:-=1(a>0,b>0)的左焦点,点P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若线段PF1与y轴的交点M恰为PF1的中点,且|OM|=a(O为坐标原点),则C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3 (3)已知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作圆x2+y2=a2的切线分别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于点B、C,且|BC|=|CF2|,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3x B.y=±2x C.y=±(+1)x D.y=±(-1)x 1、明确所用知识,确保依据准确 2、投影展示学生解题过程,学生再现解题思考过程,教师作出点评 3、师生共同总结常用方法,形成一般解题流程 4、学生整理反思 1、结合学生解题过程,提出思考问题:“点M位置如何确定?”,引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空间 2、着重讲评例2(3),逐步引领学生根据一般流程探究解题思路并不断纠正达成共识,丰富一般流程的思维空间 随堂检测 完成跟踪演练1、2 1、检测课堂复习效果 2、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课堂总结 1、知识:圆锥曲线定义、几何性质 2、方法:数学结合、解方程与不等式 梳理课堂复习内容,升华认知 课后作业 综合练(十二) 巩固课堂复习成果,进一步体会知识方法 专题五 圆锥曲线 第二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课前准备:做完P37五年真题回顾 考情分析: 复习目标: 1、熟悉圆锥曲线的定义,掌握求解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常用方法 2、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探究并解决有关圆锥曲线性质的问题 热点一 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1.圆锥曲线的定义 (1)椭圆: ; (2)双曲线: ; (3)抛物线:|PF|=|PM|,点F不在直线l上,PM⊥l于M. 例1 (1) 若椭圆C:+=1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C上,且|PF2|=4,则∠F1PF2等于( ) A.30° B.60° C.120° D.150° (2) 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x,它的一个焦点坐标为(2,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1 B.-=1 C.x2-=1 D.-y2=1 (3)(2015·天津)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