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选修1-2复习 第一章统计案例 小结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设计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独立性检验: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2) 回归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难点: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以及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1.正相关:如果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则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正相关。 2.负相关:如果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则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负相关。 3.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公式: (此公式不要求记忆)。 4.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它的距离的平方最小的方法。 5.随机误差:我们把线性回归模型,其中为模型的未知参数,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 6.残差:我们用回归方程中的估计,随机误差,所以是的估计量,故,称为相应于点的残差。 7.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的贡献率:,的表达式中确定,故越大,残差平方和越小,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越小,残差平方和越大,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差。越接近,表示回归效果越好。 二.典型例题 例1.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重数据如下表所示,求根据女大学生的身高预报体重的回归方程,并预报一名身高为的女大学生的体重。 解析:作出散点图如右: 通过残差发现原始数据中的可疑数据,判断所建立模型的拟合效果。 例2.一只红铃虫的产卵数和温度有关,现收集了7组观测数据列表如下: 温度 21 23 25 27 29 32 35 产卵数个 7 11 21 24 66 115 325 试建立关于的回归方程。 解析:画出散点图如右: 三.巩固提高 1.为了研究某种细菌随时间变化繁殖的个数,收集数据如下: 天数天 1 2 3 4 5 6 繁殖个数个 6 12 25 49 95 190 (1)以天数为变量,繁殖个数为变量, 作出这些数据的散点图;(2)求出两变量间的回归方程。 解析:作出散点图如右 1 2 3 4 5 6 1.79 2.48 3.22 3.89 4.55 5.25 (2)设,令, 由计算器算得:,则有。 第二节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一.知识归纳 1.分类变量:这种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的变量。 2.列联表:列出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 3.对于列联表:的观测值。 4.临界值表: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如果,就推断“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否则,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有关系”。 5.反证法与独立性检验原理的比较: 反证法原理 在假设下,如果推出矛盾,就证明了不成立。 独立性检 验原理 在假设下,如果出现一个与相矛盾的小概率事件,就推断不成立,且该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这个小概率。 二.典型例题 患心脏病 换其他病 总计 秃顶 不秃顶 总计 例1.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是因为患心脏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人秃顶,利用图形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能否在犯错误不超过0.010的前提下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系? 解析:列联表如右: 三.巩固提高 1.甲、乙两个班级进行一门课程的考试,按照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和不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的联表: 优秀 不优秀 总计 甲班 10 35 45 乙班 7 38 45 总计 17 73 90 班级与成绩列联表: 画出列联表的等高条形图,并通过图形判断成绩与班级是否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