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92722

高中数学选修1-2复习教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496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数学,选修,复习,教案
  • cover
第4周教学反思:上周学习框图,因为本章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所以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容易,后面两天进入本次月考复习,总体效果还算是好。 教案-胡海-选修1-2复习-2018春季第5周 第一章统计案例 小结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在必修3概率统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学习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通过典型案例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与例题讲解的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借助样本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 难点: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以及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与多媒体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二、知识回顾 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函数关系是两个变量之间有完全确定的关系,当自变量给定时,函数值确定.而相关关系是两个变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确定关系,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随机性. 2.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其中 . 3.线性回归模型的完美表达式为: ,参数和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和,其计算公式为:,. 4.残差:对于样本点而言,它们的随机误差为, 其估计值为,称为相应于点的残差. 残差分析的一般步骤: (1)计算观察数据的残差.(2)画残差图.(3)分析残差图. 5.我们可以用相关指数R2来刻画回归的效果,其计算公式是:    R2取值越大,意味着残差平方和越小,也就是说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6.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哪个变量是解释变量,哪个变量是预报变量. (2)画出确定好的解释变量和预报变量的散点图,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等). (3)由经验确定回归方程的类型(如我们观察到数据呈线性关系,则选用线性回归方程;如果不是线性关系,根据图像特点建立非线性模型通过变换再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4)按一定规则估计回归方程中的参数(如最小二乘法). (5)得出结果后分析残差图是否有异常(个别数据对应残差过大,或残差呈现不随机的规律性等等).若存在异常,则检查数据是否有误,或模型是否合适等. 7.“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为: ⑴.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X与Y有关系”犯错误概率的上界α,然后查表1-11确定临界值k0 ⑵.利用公式(1) ,计算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 ⑶.查对临界值表得出结论,如果k≥k0,就推断“X与Y有关系”,这种推断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与Y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X与Y有关系” 三、典型例题分析 (一)区别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 【例1】下列各组变量的关系中是相关关系的是( ). A.电压U与电流I B.圆面积S与半径R C.粮食产量与施肥量 D.天上出现的彗星流与自然蚧的灾害 【解析】A,B选项中的变量都是函数关系 ,是确定的.D选项中的量没有关系,只有C选项中是相关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故答案是C. (二)有关线性回归直线. 1.线性回归直线过样本中心,这个知识点经常在小题中出现. 【例2】某工厂经过技术改造后,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吨标准煤)有如下几组样本数据, x 3 4 5 6 y 2.5 3 4 4.5 据相关性检验,这组样本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得回归直线的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