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模块复习课Thank you for watching ! 一、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对于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1,y1),(x2,y2),…,(xn,yn),回归直线y=bx+a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其中(,)称为样本点的中心. 2.线性回归模型为y=bx+a+e,其中e为随机误差. 3.残差i=yi-i. 4.刻画回归效果的方式 (1)残差平方和法 残差平方和(yi-i)2越小,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2)残差图法 残差图形成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3)相关指数R2法 R2越接近1,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5.K2公式 K2=,其中n=a+b+c+d. 二、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 (1)归纳推理: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常用的合情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 2.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3.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 ①综合法是从条件推导出结论的证明方法; ②分析法是由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法. (2)间接证明一种方法是反证法,它是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证明方法. 三、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复数的有关概念及分类 (1)代数形式为z=a+bi(a,b∈R),其中实部为a,虚部为b; (2)共轭复数为z=a-bi(a,b∈R). (3)复数的分类 ①若 z=a+bi(a,b∈R)是实数,则z与的关系为z=. ②若z=a+bi(a,b∈R)是纯虚数,则z与的关系为z+=0(z≠0). 2.与复数运算有关的问题 (1)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a+bi=c+di?(a,b,c,d∈R). (2)复数的模 复数z=a+bi的模|z|=,且z·=|z|2=a2+b2. (3)复数的四则运算,若两个复数z1=a1+b1i,z2=a2+b2i(a1,b1,a2,b2∈R) ①加法:z1+z2=(a1+a2)+(b1+b2)i; ②减法:z1-z2=(a1-a2)+(b1-b2)i; ③乘法:z1·z2=(a1a2-b1b2)+(a1b2+a2b1)i; ④除法:==+i(z2≠0). 3.复数的几何意义 (1)任何一个复数z=a+bi一一对应着复平面内一个点Z(a,b),也一一对应着一个从原点出发的向量. (2)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若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1、2不共线,则复数z1+z2是以1、2为两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对应的复数. (3)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复数z1-z2是连接向量1、2的终点,并指向Z1的向量所对应的复数. 四、框图 1.流程图 (1)流程图是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 (2)流程图是动态图示,包括程序框图、工序流程图、生活中的流程图等. (3)流程图一般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 2.结构图 (1)结构图是一种静态图示,是一种描述系统结构的图示.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或方向箭头)构成.连线通常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方向箭头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要素的从属关系或逻辑的先后关系. (2)常见结构图 (3)结构图中的从属关系通常是“树”形结构的,即构成系统的要素一般至少有一个“上位”或“下位”要素.一般情况下,“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具体,“上位”要素比“下位”要素更为抽象. (4)在结构图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环”形结构,这种情形常在表达逻辑先后关系时出现. (5)结构图还经常用来表示一个组织的构成,组织结构图一般呈“树”形结构. 1.回归方程=x+中的表示当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的变化量.(√) 2.R2越大,残差平方和越小,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R2越小,残差平方和越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