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88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索溪峪的“野” 6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126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索溪峪的“野”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张家界索溪峪的风景特点———野”,赞颂了没有经过人工雕饰的天然美。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概括整体感受“野”,接着分别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最后,写索溪峪的天然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自然意识。 3.知识目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目标,本课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朗读赏析”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生疑,在读中求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抒情,体现以情感为主线,以阅读为手段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索溪峪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读过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师归纳梳理,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自学。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通顺。 (2)师生进行评议。 2.学生解疑。 读过课文后,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野”的意思,理清文章结构。) 三、品读感悟 1.引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品词析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课文是怎样写索溪峪的“野”?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画出来,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 (2)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内容,体会这一段的写法,作者先概括写山是“野”的,然后从“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山的野性美,作者还运用了对比写法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作者从三方面写山的野性美,哪种美你感受最深?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读、评价;小组读,学生练读,教师范读) (3)小结: 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写法,围绕“山野”这一主要特点,运用多种方法,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2.合作学习“水野”、“物野”、“人野”三部分。 (1)作者是如何写水野,动物野、游人野的呢?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2)汇报。(学生汇报,老师适时点拨) 水的野性之美:像是一个野孩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野物的野性美:猴子难以言状的亲热,恶作剧后的得意 游客的野性之美:返璞归真、嘻嘻哈哈、亲亲热热、戴眼镜的姑娘,年过花甲的老叟 (引导学生说出每一段写法上的特点) (3)畅游于索溪峪的山水之间,你有什么感受?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谈一谈如何保护索溪峪、珍惜大自然,也可以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 3.齐读第六自然段 4.学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些什么?(优美的词句,表达方法) 四、老师总结 读了这样一篇课文,你看到的山还只是山吗?你看到的水还只是水吗?(他们是充满灵气的孩子,是充满朝气的青年,他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可以说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是大自然真正的宠儿) 五、作业 (1)摘抄本课优美的语句; (2)利用本课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写景的小作文。 课后反思: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融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上,学生通过朗读去质疑、解疑、去发现、去感悟、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独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