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63466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训练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104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
  • cover
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训练卷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塞》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这首诗着重表现了_____。 2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 3《夏日绝句》是_____创作的。“_____, _____”这两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4少年周恩来立下了“_____”的志向,令人佩服。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_____ 2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_____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_____高兴地向大家宣布_____胜利了_____我该登台演出了_____(在句子的空白处加标点) 三、课内阅读。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 )一旦失去了你啊,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那( )仿(拂 佛)没有了灵魂,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怎能向美好的(未 末)来展翅飞翔?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用“√”画出文中的括号里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A.只要……就……B.无论……都……C.如果……就…… 3找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再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 陈述句:_____ 4仿照第二小节的格式,续写句子。 追寻 ,追寻 ! 5我们中国人的后代一直追寻着延安精神,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呢? _____ _____ 四、判断下面词语的读音是否正确。 纠缠jiū chán( ) 蓄须xù xū( ) 强迫qiáng pò( ) 拒绝jǜ jué( )宁可níng kě( )妄想wàng xiǎng( ) 五、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引起事故;闹事。) B.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向左右两边看) C.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振作) 六、选择。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飞将”指的是( )。 A.李广 B.岳飞 C.文天祥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度”的意思是( ) A.度步 B.度过 C.越过 七、选择填空。 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和( )。 A.李清照 王翰 B.李清照 王昌龄 C.王翰 王昌龄 2“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 A.想要 B.将要 C.还要 D.只要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颂的是哪位英雄? A.刘邦 B.项羽 C.李广 D.曹操 八、古诗阅读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中的“楼兰”指的是( ) A.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 B.唐朝时的一个楼台。 C.一个人名。 D.一个地名。 2请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_____。 3找出古代出征敲击钲、鼓的句子:_____。 4这首诗第一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五月正值盛夏,为什么还会有雪有寒? _____ 5你还知道李白其他的诗吗?把它们写下来吧。 _____ _____ 九、课内阅读。 此时的周思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chóng zhòng)分量(liang liáng)。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nán nàn)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 列)火一直燃烧在周思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 题)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在正确的字音下面画上“ ”。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 比作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是 _____ 3说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 _____ 十、题目:瞧这_____迷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瞧这足球迷)后写一个人,要用一两个事例写出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