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70001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扩展 第十一课 以事为线法(课件+教案-)(1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847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线法,13张,教案,课件,事为
    (课件网) 主要演员: 小蝌蚪、青蛙、乌龟、螃蟹、金鱼 文章的展开以事件为线索,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全过程按顺序记叙清楚的方法,我们称为“以事为线法” 。 事件 线索 《写春联》 1、朗读文章画好词佳句,思考:文章围绕什么展开的? 4、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5、文中哪部分详写?找出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用不同的符号标注 6、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7、仔细阅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体会其好处。 8、文章开头、结尾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将你学本领的过程和你的组员分享! 《我会滑滑板了!》 《小小舞蹈家就是我》 《做饭难不倒我》······ 除了可以写自己学本领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许多第一次,让你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件事 ? 《写春联》 起因:家里没春联 经过:写春联 (紧张———心血白费———重写) 结果:写好春联 写作指南: ①想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经过是重点,应详写,并且要 曲折生动 《我会滑滑板了!》 起因:看到别人滑 经过:学滑板 (上板———摔跤———拐弯) 结果:学会滑 《小小舞蹈家就是我》 《做饭难不倒我》 《第一次走夜路》 《第一次独自睡觉》 ······ 第十一课 以事为线法 教学内容:构思第五法———以事为线法 教学目的:1、让生理解并学会运用“以事为线法”构思作文。 2、 学会以事件作为线索来组织文章结构。 3、文章要流露真情实感。 4、学会细心的观察,体会生活。 教学重点:明确写作前应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构思好,祥写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细致,文章要流露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教具: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见第二课评讲课)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天地(情景剧表演)【此处游戏可更换,目的是引出概念】 1、出示图片:小蝌蚪找妈妈 2、回顾这篇课文,请生复述文章内容 3、思考:全文围绕什么展开叙述的?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文中哪部分详写? 4、情景剧表演【生分角色表演,关键是激发生兴趣】 5、小结 这篇文章是以“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讲述清楚,并详写经过。 二、导入新知 像这种文章的展开以事件为线索,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全过程按顺序记叙清楚的方法,我们称为“以事为线法”。 三、佳作引路 《写春联》【此处例文可更换,目的是学习写作方法】(此环节师根据情况也可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1、师导:同学们对春联是比较熟悉的吧,你们有没有人写过春联呢?【如果有人写过就让他起来讲讲他的经历】 2、出示题目:《写春联》 3、朗读文章画好词佳句,思考:文章围绕什么展开的? 4、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5、文中哪部分详写?找出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用不同的符号标注。 6、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7、仔细阅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体会其好处。 8、文章开头、结尾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9、小结并引出写作指南: 文章以“写春联”这件事为线索,详细叙述了“写春联”的来龙去脉,故事曲折,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值得大家学习。 ①想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经过是重点,应详写,并且要曲折生动 第三课时 一、游戏天地【此处游戏可更换,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练试航 1、师导:小作者向我们讲述他学本领的经历,相信每位同学都会不同的本领,大家也来畅所欲言吧! 2、讨论:将你学本领的过程和你的组员分享! 3、小组派代表发言,师引导生将事情叙述完整,抓住细节描写。【此处师自己找资料,可借鉴课件上的部分材料,关键是让生流露真情实感,抓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