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96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阳光 1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26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阳光》说课稿 南康市第三小学 赖忠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阳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课文第一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象,它让孩子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通过一些寓于动态的词语给我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更、锦锻”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借助媒体体创设情境地,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学懂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阳光的美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2.“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自悟;“遵循四个原则”是 :   1.“三为主”的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启发探讨。   3.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热爱大自然。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把学习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教法是启发式、朗读式教学法。学法是自主读书,读中感悟。 三、说教学程序 1.想象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从配乐想象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以及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接着“你看到了什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产生积极的情感,最后引出课题(教师板书:8、阳光) 2.朗读感悟 在学生充分表达、交流了自己对阳光的情感体验之后,教师播放课件并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本的美。    朗读阶段,先让学生自己出声读课文,然后谈一谈,通过读课文明白了什么。在学生汇报读书收获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读懂的基础上,继续练读。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字词句的指导。比如“洒遍”、“更绿了”、“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跳进”、“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以教材文本作为材料,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多种形式的练读,增强了朗读训练的趣味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朗读指导中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它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朗读水平的提高起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3.拓展说话 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自己想在阳光下做什么。最后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去户外切身体验美好的阳光。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储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 1.后半节课思路不够清晰,并且在时间分配上不合理。 2.教师先进行教学预设,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要机动安排时间。 3.应多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能更好地进行说话训练。 4.没有及时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