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7课《跳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跳水》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生字。理解“放肆、龇牙咧嘴”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 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跳水运动员跳水比赛的图片。? 2.谈话: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欢跳水这项比赛吗?(学生自由发言。)? 3.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板书课题———17、跳水 观察图片 生发言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跳水比赛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sì wéi sī hǔ zī liě miáo 肆 桅 撕 唬 龇 咧 瞄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桅杆 龇牙咧嘴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本文指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挑逗时尴尬的神情。 造句:小刚不着边际的回答令老师哭笑不得。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本文指猴子做着凶狠的怪样来逗弄孩子。 (借助图片加深理解) 造句:玉米像列队的士兵,一个个牛角尖似的玉棒,龇牙咧嘴地吹着胡须。 【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本文形容孩子站在横木上十分害怕。 造句:在三清山上走,脚下就是悬崖,真令人心惊胆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主要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跳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2)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艘 航 肆 帽 桅 撕 逗 唬 钩 扭 咧 舱 鸥 瞄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 艘 航 肆 帽 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