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74806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练: 问题引导(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6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练
  • cover
20 问题引导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问题引导阅读。(55分) “神童”的秘诀 陈毅刚五岁半,就在一家私塾读书。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为“神童”。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读书。因为他看书入迷,火烧得太旺了,锅里透出了煳味儿。妈妈刚好洗菜回来,发现饭烧煳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 “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煳了可以将就着吃,这孩子读书专心,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留心!”陈毅点点头。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没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语句画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问。 毛老师称赞道:“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人们称赞你是‘神童’,说你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1.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10分) (1)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 (2)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 2.陈毅在课文上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打圈圈的是_____;打半圈圈的,_____;打黑点的是_____。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10分) _____ _____ 3.你觉得陈毅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好在什么地方?(10分) _____ _____ 4.“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什么?“多学多问”指什么?(10分) _____ _____ 5.说说题目中的“神童”为什么要加上引号?(7分) _____ 6.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写在下面。(8分) _____ _____ 二、问题引导审题。(11分) 文章题目: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4分) _____ 2.题目中要求写的内容是什么?(4分) _____ 3.这篇文章属于哪种文体?(  )(3分) A.记叙文   B.说明文   C.应用文 三、问题引导选材。(20分) 阅读《我变成了一棵树》,完成相关的练习。 1.“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是文章中谁的想法?(4分) _____ 2.“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4分) _____ 3.这是一棵特别的树,它的特别之处是什么?(4分) _____ 4.树上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4分) _____ 5.变成树后的“我”明白了什么?(4分) _____ 四、问题引导思路。(14分) 习作题目:我的童年梦想 下面有一系列的问题,你觉得哪些问题比较重要,有利于你构思这篇文章?请在后面的括号中打“√ ”。 1.是什么原因让“我”有了这个梦想? (  ) 2.“我”的这个梦想产生的具体时间是童年的哪个时间段? (  ) 3.童年的梦想是什么? (  ) 4.为了梦想“我”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  ) 5.爸爸妈妈对我的梦想的态度是怎样的? (  ) 6.“我”的童年梦想和同伴们的童年梦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  ) 7.“我”的童年梦想有没有实现? (  ) 20 问题引导 一、1.(1)劝阻 (2)秘诀 2.懂的 不太明白 生字 弄明白自己不懂的地方,更好地向老师提问。 3.我觉得这种学习方法很好。这样做能自觉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效果更好。 4.“学问”指的是知识;“多学多问”指的是要多学习,不懂的地方要多问一问。 5.不是真的神童,而是强调有好的学习方法。 6.读了本文后,我知道了学习方法很重要,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学习往往会事半功倍。 二、1.名扬中外2.画3.B 三、1.英英的想法。 2.“我”在树下玩得高兴不想去吃饭。 3.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4.小动物们和妈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