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16884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粤教版) 阿波罗探月

日期:2024-04-28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24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cover
阿波罗探月 学情分析: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三维目标: 1、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月亮情怀,进一步建立对月亮的美好情感; 3、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月亮情怀,进一步建立对月亮的美好情感 教学方法:实践法、启发谈话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歌曲《荷塘月色》引入本课。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月食? (1)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2)PPT出示日食示意图详解。 2、人类登月的历程: 成功登月五次,失败一次。 阿波罗11号 时间:1969年7月16日—24日 阿波罗12号 时间:1969年11月14日—24日 阿波罗13号 时间:1970年4月11日—17日 阿波罗14号 时间:1971年1月31日—2月9日 阿波罗15号 时间:1971年7月26日—8月7日 阿波罗16号 时间:1972年4月16日—27日 阿波罗17号 时间:1972年12月7日—19日 3、月相产生的原因: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4、月相定义: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 月相变化 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再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娥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新月” 5、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上弦月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三、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留意晚上的月亮,注意观察是什么月相。 教学后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