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41520

高中历史(岳麓版 必修2)阶段检卷六(第3-4单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57486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原卷版,单元,阶段,检卷,历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检卷六(第3-4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 (?http:?/??/?www.21cnjy.com?),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2-1-c-n-j-y 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为了恢复 (?http:?/??/?www.21cnjy.com?)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可知,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故C正确。 2.苏俄的某一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一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解析】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 (?http:?/??/?www.21cnjy.com?)策,其特点是把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市场关系联系起来。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发展经济,巩固了新生政权。故选B。 3.1921年3月21日,苏 (?http:?/??/?www.21cnjy.com?)俄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且征收额降低,这是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故选D。 4.(2019·淮北高一检测) (?http:?/??/?www.21cnjy.com?)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另一方面,从1934年开始的大肃反运动仅在1937—1938年间就有200多万人受到清洗,其中包括4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这说明(  ) A.苏联模式利弊已被认识 B.大肃反促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C.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苏联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一方面反映 (?http:?/??/?www.21cnjy.com?)了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大肃反运动所造成的巨大军事力量的损失对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表明苏联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故选D。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  ) A.开启了资本主义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的历史 B.促进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传播 C.促使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盛行 D.造成了西方工业的停滞和农业的复兴 【答案】 C 【解析】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 (?http:?/??/?www.21cnjy.com?)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故A错误;经济危机期间,胡佛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促使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故B错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C正确;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农业的复兴”说法违背史实,故D错误。 6.(2019·荆州高一检测)1933年罗 (?http:?/??/?www.21cnjy.com?)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与“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 B.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