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60333

22 文言文二则 课件(27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2435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言文,二则,课件,27张
  • cover
(课件网) 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 字词过关 拼一拼,读一读,并给下列生字组词。 恭 勤 焉 卒 gōng? 恭敬? qín? 勤劳? yān 焉能? zú 卒业? 仔细观察,写一写下面生字 囊 恭 勤 萤 博 焉 逢 贫 卒 人物简介 文言文诵读 合作探究 囊萤夜读 文言文解读 人物简介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乡)人。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 文言文诵读 朗读课文,注音读音,思考句意并正确断句。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文言文解读 囊:用口袋装。 囊萤夜读 萤:萤火虫。 一起来解题:(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夜读:夜晚读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胤:车胤。 恭勤:肃敬勤勉。 倦:疲倦。 通:通晓,明白。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煤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成(透光)的口袋,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晚接着白天地学习着。 贫:贫穷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 合作探究 车胤家境贫寒夜里读书无油灯照明,夏天时,他就捉来萤火虫照亮读书。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从车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惜时、不畏艰难险阻、好读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人物简介 文言文诵读 合作探究 铁杵成针 文言文解读 课堂练习 人物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文言文诵读 朗读课文,注音读音,思考句意并正确断句。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文言文解读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铁杵成针 成:磨成,做成。 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磨针溪:溪水的名字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未成: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弃去:放弃学习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过:路过 是:这 逢:遇到 老媪:老妇人 方:正在 问之,曰:“欲作针。”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之:指代老妇人 曰:说 欲作针:想要做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合作探究 课文共有5句话,故事中的人物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未成,弃去。经过一条小溪,遇到一位老媪正在磨铁杵,用来做针。 1、课文共有几句话?课文中的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2、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