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79158

11 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215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醉翁亭,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醉翁亭记 一、积累运用 1.释加点的词语。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 (2)峰回路转;_____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 (6)佳木秀而繁阴:_____ (7)伛偻提携:_____ (8)泉香而酒洌:_____ (9)山肴野蔌:_____ (10)宴酣之乐:_____ (11)觥筹交错:_____ (12)颓然乎其间者:_____ (13)树林阴翳:_____ (14)太守谓谁:_____ 2.翻译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用原文语句填空。 (1)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游山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点明文章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有错的一项是( ) A.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B.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C.《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作是一部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原则等的儒家经典著作。 D.《马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二、阅读提升 (一)(2020·泰安模拟)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翼然临于泉上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醒能述以文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日出而林霏开 朝而往 C.往来而不绝者 绝胜烟柳满皇都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下列语句的翻译及根据上下文所做出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理解:此句为贯穿全文的感情主线。因为下文就是围绕着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酒),乐人之乐(心)这三种乐趣展开的,最终三乐归一,即为与民同乐。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射箭的射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理解:宴饮之乐,没有王公贵族府第的丝竹管弦,只有射箭弈棋而已。但这种乐趣,也是朱门高第享受不到的。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有一个人面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倒在众人之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太守喝醉了主要是因为年纪大,不胜酒力。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醉了能与大家一起快乐,并写下文章记录的人,是太守。 理解:“醉能同其乐”的“乐”包括滁人游山之乐,众宾宴饮之乐和众宾游戏之乐。此句是最能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与“太守之乐其乐”相呼应,是全文的点晴之笔。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山中四季景色描写的语句紧扣季节特征,语言精妙,刻画传神。 B.太守自号“醉翁”,而其“醉酒”只是表象,实则是为人为景、为情而醉。 C.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全文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陶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